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石化产业:“后大庆时代”的“擎天柱”
2009-08-18 14:12:4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元波 来玉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大庆汉维长垣落户大庆高新区,其拥有的输油用的高压玻璃钢管道技术填补了我国高压玻璃钢管道制造技术的空白,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记者郭俊峰摄

   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大庆石化产业是伴随着油田开发建设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虽然经过四十多年发展,大庆石化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随着国内石化产业快速迅猛发展,大庆石化产业无论在规模、水平上逐渐被落在后面,逐步丧失了原有的竞争优势。

  大庆油田在保持了27年高产稳产5000万吨原油之后,油田开采已进入中后期,产量逐年递减,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后大庆时代”已经到来。未雨绸缪,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是中央几代领导人对大庆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石化产业无疑成为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接续产业。发挥自身拥有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以及对俄罗斯石油贸易优势,争取国家政策以及中油集团的支持,做大做强石化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已成为全市发展的共识。

  “亚洲老大”是这样炼成的

  “消化”一条进口生产线衍生出13项专利技术,汉维长垣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始终保持亚洲同行业领跑位置

  和大庆石化与炼化这些“大佬”级企业比,同样坐落在大庆高新区内的汉维长垣高压玻璃钢管道有限公司就算是“小老弟”了。但就是这个“小老弟”,在同行业中却堪称“亚洲老大”。

  汉维长垣的起步是从引进一条美国生产线开始的。

  2002年9月,汉维长垣落户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开发区创业广场的首家入驻企业,目标定位在生产输油用的高压玻璃钢管道上。不久,他们从美国恩泰克公司引进一条先进的外固化生产线,开始生产直径为40毫米~150毫米的高压玻璃钢管道。

  这种管道是将高强度玻璃钢纤维缠绕在模具上,浸渍上高粘结能力的低黏度环氧树脂而成,工艺看似简单,其实在材料选用、成型方法、性能指标上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单单依靠一条进口生产线和培养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就想在该领域分得“一杯羹”,甚至站稳脚跟是万万不可能的。于是,汉维长垣开始了技术创新之路。在短短数年内,他们就有13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我国高压玻璃钢管道制造技术的空白,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汉维长垣的厂区内,有一栋蓝色小楼。这,就是企业的研发中心。依靠13项专利技术和大手笔的投入,这里已成为省级玻璃钢管道研发中心。公司总经理李天宇介绍说,除了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外,公司生产的每一批产品都要拿到这里,从管道的强度到抗压程度,从结构到工艺,从耐腐蚀到耐高温程度,都需要测试。李天宇指着检测设备说,这些设备只有西安交大等几个大学有。据他所知,企业自己拥有如此完整检测设备的,全国只此一家。在汉维长垣,集中了目前国内最领先的人才和技术。依靠这些人才和技术,公司早早就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API认证,并获得了使用API会标的产品设计许可证。


  愿景: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作为“后大庆时代”的支柱产业,石化产业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发展愿景:打造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基地。

  进入21世纪,国内外石化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呈现出跨国公司集团化、炼油化工一体化、装置规模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国内石化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中石化分别与巴斯夫、BP、埃克森美孚合作,在南京、上海、福建等地建设了总规模达到220万吨的乙烯生产装置,2004年炼油能力达到1.3亿吨,乙烯产量达到414万吨,分列世界第五和第七位;中海油也与壳牌公司合作,在惠州规划建设80万吨乙烯装置。面对这种形势,大庆的石化产业板块必须立足于建设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基地加以规划和建设。

  根据大庆石化产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大庆地区石化资源和上下游产业发展,基本保持现有原油加工量不变,改变炼油工艺,采用重油催化热裂解(CPP)或深度催化裂化(DCC)技术,减少成品油产量,增加“三烯三苯”(乙烯、丙烯、丁二烯和纯苯、甲苯、二甲苯)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统筹规划油田轻烃、石脑油、加氢尾油等裂解料和“三烯三苯”等基础化工原料,实现物料的总体平衡和优化配置。着眼世界水平,综合考虑产品的纵向延伸性和横向扩展性,发展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石化产品。以上目标顺利实现后,石化公司、炼化公司和石化总厂三家大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总和将达到1000亿元,是2004年的2.2倍。

  根据大庆及周边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及开发情况,预计2010年产气量可达到90亿立方米。大庆及周边地区民用及其它用气为20多亿立方米,可用于发展天然气化工的资源量能够达到60亿立方米以上。大庆发展天然气化工的产业基础较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合成氨、化肥、甲醇为主体的天然气化工产业,现有天然气化工装置运行平稳,工艺技术位于全国领先地位。通过开采加工一体化,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加工,使在大庆发展天然气化工具备较大的利润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大庆天然气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将天然气化工与石油化工有机结合,启动一批具有经济规模的天然气化工项目。以大庆宏伟化工园区为主要载体,把天然气化工做成继石油化工后,拉动大庆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板块,建成国内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规划的16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消耗天然气48.7亿立方米,可生产天然气化工产品17种,年产值272.5亿元,每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产值约为5.6亿元。

  大庆地方将倾全力在依托中石油集团公司所属未上市企业和地方现有石化产业基础,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聚烯烃和有机化工原料两大系列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大庆建成国家级聚烯烃、汽车家电配件、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六大石化产品深加工基地。规划的77个建设项目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351亿元以上。

  近期:销售收入超千亿指日可待近期

  “力争到2010年,把大庆石化产业建设成为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我国重要石化生产基地。”事实证明,大庆距离这个千亿元销售目标已经为期不远了。

  统计数据显示,大庆市石化产业的“旗舰”——大庆石化公司,2008年加工原油58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18.2亿元;而另一家石化企业——大庆炼化公司,2008年加工原油581.7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95.5亿元。两家公司年营业收入之和为813.7亿元。

  大庆是我国最先起步的石化生产基地。1960年初建设投产了葡萄花、喇嘛甸两座规模为5万吨的炼油厂,1963年我国第一座100万吨的黑龙江炼油厂(现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前身)顺利投产,1971年林源炼油厂诞生,大庆石化产业实现了艰难起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0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等多套当时国内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相继建成投产。上世纪90年代,乙烯扩能到48万吨,乙烯三期工程建成投产,聚乙烯、聚丙烯以及油田化学品基地建设已成雏形。

  进入21世纪,大庆油田开采已进入中后期,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石化产业无疑成为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接续产业。大庆人发展石化的思路、目标已经明确,这就是加强地企合作,加快石化基地建设做大上游,扩充吃配份额做强中游,拉长延伸产业链做深下游。在原油加工指标基本维持在120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产量,提高原油加工水平和成品油质量,乙烯扩建到60万吨,建设了20万吨低密度聚乙烯、30万吨聚丙烯,聚烯烃基地建设已成雏形。目前大庆正在实施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届时将新增60万吨乙烯,配套建设55万吨聚乙烯、30万吨聚丙烯等项目。力争到2010年把大庆石化产业建设成为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我国重要石化生产基地。

  石化产业做强的“三大资本”

  资源优势

  从石油资源看,大庆原油产量虽然在逐年递减,但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规模还能持续相当长时期,而且大庆还是进口俄油的必经之地,大庆的原油供给有长远保障。特别是,大庆原油属低硫、石蜡基重质原油,各个馏分都有很好的裂解性能,易于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及芳香烃等有机化工原料,国内其它地区生产的原油和大多数进口原油都不具备这种特点。从天然气资源看,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总资源量预计为1.17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油气田和气田21个、地质储量603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5%。2008年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基本具备了年供气30亿立方米、持续供气20年的能力。今后随着气层气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大庆天然气年产量将可达到近百亿立方米的规模,可以为发展天然气化工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

  政策支持

  大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为做大做强石化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国家将把大庆列为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并确定石化产业为主导接续产业,大庆可以享受到特殊的扶持性政策,促进石化产业提档升级。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石油、石化工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庆可以在发展石化产业上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我省构建哈大齐工业走廊,把石化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把大庆作为发展的龙头,大庆可以获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大庆石化产业建设成为支撑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基础

  一是现有装置调整改造的潜力较大。大庆每年1200万吨的原油加工量,可以支持一个具有国际规模的石化工业基地。但目前由于受工艺路线和产品结构的限制,每年生产700万吨左右的成品油,基础化工原料产量不足120万吨,其中乙烯产量仅占全国的8.3%,甲醇只占7%,纯苯仅占4%。在合成材料方面,聚碳酸酯、聚甲醛、丁基橡胶、碳纤维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还是空白。若能对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多产气体方案改造,减少成品油产量,就可以把基础化工原料的生产规模提高到400万吨以上,并可拉长延伸乙烯、丙烯、碳四、芳香烃等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精深加工,使大庆成为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基地。二是产业集中度较高。大庆主要石化企业均坐落于高新区的宏伟、兴化、林源三大化工园区内,形成了以大庆石化公司、炼化公司、石化总厂、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等为主体的化工生产体系,各企业间均有便利公路和化工原料管线相通,便于整合石化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实力。三是地方吃配能力较强。目前地方石化企业已达到240多家,联谊、华科、黑鸟三家公司已分别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随着地方中小石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对基础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后续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可以为石化大企业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李天宇讲,高压玻璃钢管道只有在美国应用最多,在欧洲和亚洲还不够普及。在中国,能生产高压玻璃钢管道的企业只有三家,汉维长垣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5%。

  目前,汉维长垣拥有24条生产线,年生产高压玻璃钢管道及配套管线2000公里,2008年实现销售额3.2亿元,销售额的40%来自国际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高压玻璃钢管道生产企业。

  给土地,给政策,给厂房——大庆,成为创业的“保护神”;“大庆用,我们就用”——大庆,成为抢占市场的“敲门砖”

  汉维长垣厂区占地11万平方米,是经过一次扩建后完成的。2002年,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注册资金只有1500万元。因为是创业广场内第一家入驻的企业,公司当年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只有每平方米50元。即使这样,汉维长垣除了支付土地出让金外已经无力再组织基础建设和生产了。开发区管委会了解情况后,决定让汉维长垣再享受一项特殊优惠——给企业代建厂房。具体办法是:开发区出资按照企业的设计标准建设厂房,租给企业使用。三年后,企业再出资购回厂房。

  就这样,汉维长垣就是利用开发区建设的第一座厂房,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说,汉维长垣的“第一桶金”是开发区提供的“水桶”。

  据了解,高压玻璃钢管道之所以大有取代传统钢管的势头,是因为这种管道的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性能优良,不污染输送介质;不易结蜡、流动阻力小;承压能力好,安全系数高;比重轻、易安装,产品广泛应用于油田注水、输液、油气集输、聚合物注输系统、三元复合驱注系统、二氧化碳注输系统、井下管道、化工及其它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才开始应用高压玻璃钢管道,目前国内市场的年使用量在5000公里左右。在大庆,使用高压玻璃钢管道是在汉维长垣投产之后的事。据李天宇讲,目前大庆新建的管道有30%使用了玻璃钢管道,老区管道改造的使用率也在20%~30%,用的几乎都是汉维长垣的产品。

  再好的产品,因为它是新的,就需要有个认识的过程。总经理李天宇指着在5万平方米货场内堆积如山的管道说:“这些都是订单产品。正是因为大庆当地大量使用了汉维长垣的产品,才使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直线窜升。”李天宇说,在市场开拓上,“大庆”两个字就是招牌,就是“敲门砖”。推销产品时他们经常会遇到如此发问:“大庆用没用?”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下面的一句话经常是:“大庆用,我们就用”。

  经过7年的发展壮大,汉维长垣的产品已经在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新疆等油田广泛应用,占国内产品份额的75%。

  “大庆”,功不可没。

  目前年销售收入的40%来自国际市场。下一步,汉维长垣将借助天津和新疆的水路和陆路优势拓展国际空间

  汉维长垣是亚洲老大并非虚名,它的触角早已延伸到东南亚、西亚,甚至美洲。自从2006年进入国际市场以来,汉维长垣的高压玻璃钢管道已经铺设到印度尼西亚、伊拉克、科威特,以及秘鲁。2008年,公司3.2亿元的销售收入中,有40%来自国际市场。2009年,汉维长垣计划收入4.5亿元,仍有40%要来自国际市场。而在2010年的计划中,汉维长垣的销售收入是8亿元,国际市场收入的比例将上升到60%。

  随着市场半径的扩大,快乐的烦恼出现了。销往西亚的管道,要通过汽运辗转几千公里,费时多日才能到达目的地;而销往东南亚和美洲的产品,要从大庆运到港口才能上船出海。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利润空间大大缩水。花钱挣吆喝的事,不是企业的宗旨。

  于是,汉维长垣开始走向扩张之路。总经理李天宇透露,他们已经决定2010年在天津建设分厂,规模是年产值2亿元。这样,出海的产品可直接在天津装货上船。下一步就是在新疆设立分厂,可使出口中亚和西亚的产品少走几千公里的冤枉路。

  汉维长垣不仅做到了让产品走向世界,而且做到了让世界资金进入汉维长垣。2006年12月,汉维长垣在加拿大挂牌上市,募集到了第一笔国际资金。

  汉维长垣的根在中国,但它足迹注定要走遍世界。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