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省交通厅财审处处长张志权:缜密测算为科学决策打基础
2009-12-02 20:11:03 来源:东北网  作者:邵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确定了今后三年全省公路建设的规划:即利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投入资金1000亿,基本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等级公路网络,使路网布局覆盖全省95%以上,实现十三个地市全部通高速;实现国家旅游城市、重要旅游景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基本以高速公路相通,围绕全省公路建设典型事迹,近日,东北网记者进行了系列采访。

  东北网12月2日讯:省交通厅财审处处长张志权:缜密测算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记者 邵奇

  “公路建设要为黑龙江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吉炳轩书记的话让龙江人欣喜,更让交通人振奋。

  三年决战,给交通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三年投资1100亿元!投资规模之大,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在我省公路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钱从哪里来?这么大的资金如何管理?作为筹集1100亿元“财政大臣”,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打破资金瓶颈,落实建设资金来源,切实保证厅党组“三年决战”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而且不但要贷得下还要保证还得上,这成为摆在张志权面前一道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压力就是动力。一年多时间以来,张志权带领他的团队,每一天每一刻都在与时间赛跑。一年中,他的时间表上再没有过休息日,加班加点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就是凭着这股干劲,凭着对交通事业的一片赤诚,凭着百折不挠的一股韧劲,在短短200多天时间里,落实资金600多亿元,从而为三年决战决胜打下坚实基础。

  深入调查,缜密测算,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三年决战,总投资1100亿元,而有着落的资金不过百亿元,1000亿元的资金缺口成了压在领导心中的一块巨大的石头。谁都清楚,资金的问题不解决,公路建设就无从谈起,三年决战的战略就无法实施,一时间资金成了影响决战制胜的关键,成了方方面面关注的焦点,成了领导心中最放心不下的难题。这个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省交通厅财审处长张志权的身上,他临危受命,担起了省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资金组组长的重担。

  此时,正值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时期,国家实行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央行12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中长期贷款利率当时达到7.83%,人民币存款准备金达到历史空前的16.5%。同时,国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严格控制项目贷款评审和发放,所有银行都紧缩放贷,要想在此时落实500亿元贷款,常人难以想象。对在交通战线工作了20多年、曾经为交通厅争取300多亿贷款的张志权来说,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刀山谁不上我得上,火海别人不下我得下”,张志权心里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他暗暗地握紧拳头:资金落实不了说啥都没有,就是拼了命也要把这道难关攻下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楚“家底”。凭借他多年的财务经验和良好的政策、业务功底,通过对前后30年的收入、支出和资金供求情况的反复测算,张志权计算出了我省公路建设的承贷能力和可用贷款空间。

  财审处的弟兄们永远都忘不了那个日子。2008年7月7日凌晨,连续加班多日、又熬了一个通宵的财审处的同志们面对测算出来的结果近乎绝望了:承贷能力和可用贷款空间与实际需要相差200多亿元!

  向来沉稳的张志权再也坐不住了,十多位弟兄也一筹莫展,办公室里的空气十分凝重。

  此时,天已经亮了。东方天际上,一块乌云压着太阳,也压着他的心,但他知道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也挡不住黎明的脚步。他定了定神,这才意识到,弟兄们又跟他熬了整个通宵。

  尽管测算结果虽令人失望,却让张志权找到了资本金不足和收入不足的病根,这为下一步的科学决策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重要依据。


  统筹摆布,超前谋划,为“三年决战”赢得先机

  “人生百年一过客,吾当十日九挥毫”。这是一种执着追求事业的人生境界,是张志权的精神支柱。

  瞄准的目标、看准的事儿,就不撒手、不遗余力、死盯到底。张志权就是这么个人。

  从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切入,选准目标,个个击破,这是张志权一贯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面对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面对国家开发银行这个长期合作伙伴转变为商业银行的不利形势,张志权对外省信用结构做了大量细致而深入的调研,确定了我省公路建设信用结构的构建方案,提出充分发掘内资与外资、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资源潜力的构想,为争取政府支持找到了切入点。

  为了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和贷款问题,他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同财政、物价、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和权威人士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到六家银行对增加公路建设贷款的可行性和搭建贷款平台进行摸底。那段日子,他的部下都发现:平时言语本来就不多的处长话语更少了。本来就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桌子上、沙发上甚至地上,到处都铺满了测算的图表,堆满了来自各方的数据、资料。他测算出各种可能的政策下的收支情况和承贷空间,他在寻找解决资金缺口的方案和途径。

  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沟通,经多方案比选和省政府同意,于2008年8月1日开征了交通建设费,比预定起征时间整整提前了四个月,解决了承贷空间不足问题,同时将为“三年决战”筹集资本金30多亿元。在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省政府毅然决定出资49亿元,弥补了作为贷款主要前提条件的资本金缺口,最终完善了信用结构。

  运筹在前,沟通在前,协调在前。继鸡西至拜泉公路成功取得2亿美元亚行贷款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又落实伊春至嫩江公路2亿美元贷款,使得该项目年内即可开工;在贷款评审中,资金组在张志权的带领下,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贷款评审资料,不仅保证了成功率,而且加快了评审速度,为后续申贷工作铺平了道路,这一做法得到贷款行的充分肯定。

  在力量分布上统筹摆布,在时间衔接上统筹摆布,在轻重缓急上统筹摆布,在沟通协调上统筹摆布,以统筹摆布的思想和方法追求“无事”的最高工作境界。依靠统筹摆布,繁重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而有章法,工作因此成为一种享受,张志权对此津津乐道。

  主动出击,攻坚克难,200天筹集资金600亿元

  巨大的资金缺口始终困扰着张志权。他坐卧不宁,难以入睡。但是,发愁总不是办法。他不能退缩,必须迎难而上。

  这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核心就是绝不能让资金问题拖住“三年决战”的后腿。

  张志权给人的印象诚恳、亲切、谦和,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充满激情。有了思路,张志权带领他的团队,迅速展开行动。

  资金筹集方面张志权堪称富有远见的行家,对上门求教的人他经常幽默地说“钱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钱”,“借钱不是问题,还钱是大问题”。多年来,他广开思路,始终把规费征收和信用建设做为重中之重。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制定了《养路费通行费超收分成管理办法》;集中清理整顿违规减免假军车、特权车、人情车车辆通行费;规范农垦、油田车辆的规费收缴,对农垦车辆养路费实行联网收费、统收统支,实行联合稽查,取消“国中之国”。统一开发开放式收费公路的收费管理系统软件,强化对收费的监督管理,避免收费系统低水平重复开发。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养路费联网收费系统和全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联网收费系统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系统开通后,“两费”每年增收1.5亿元以上;重新制订的《全省养路费和车辆通行费超收分成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征费部门和征费人员的积极性,增收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过去普遍存在的“分成不增收”问题;2006年开展了打击“闯岗车、假军车、外挂车”的专项治理工作,2007年开展了清理违规减免车辆通行费工作,使得外挂车、人情车、特权车逃漏交通规费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养路费从2008年开始由交警部门协征并实现与交警部门微机联网,使得养路费的征收手段和力度明显增强。养路费征收额从1996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7.6亿元,提高了130%;车辆通行费从2.47亿元增加到17.0亿元,增长了6.9倍,为费税改革争取较高的转移支付基数奠定了基础。随着收费额的大幅攀升和信用等级的改善,省交通厅的承贷能力和信贷空间有了明显提高,从当时的200亿元,提升到目前的600亿元,为改善行业信誉,他提出并实施了化解行业不良贷款工作,为争取新增贷款扫清了道路。

  了申请开行贷款,他去年半年就跑了26趟北京,最多的时候8天去了4趟,当天去当天回更是习以为常。有时一天可以拜访七八个部门,一个部门一天可以去上数次。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个个大手笔的运作使龙江交通翻开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2008年10月,1个月内就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两次评审,每次都是超百亿项目,不仅在黑龙江是首例,在国内也不多见。而此时,张志权累倒在办公椅上,他懂得了作为一个财政当家人的艰辛与不易。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志权和他领导的资金组,提前完成了筹资任务。落实交通部补贴资金192亿元,请财政补贴101亿元,落实银行贷款500多亿元,地市和企业筹集300多亿元,基本落实了“三年决战”的资金来源。张志权以他突出的业绩年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8年还荣立省政府三等功。

  身居要职的张志权,在常人的眼里,他每天定会有忙不完的应酬。但是,张志权心里很清楚:重任在肩,他哪有心情、哪有时间去推杯换盏!常人也难以想象:错过了吃饭时间,他就随便在办公室抓上几口;困得实在撑不住了,就倒在沙发上打个盹。他把出差带的用品就放在办公室,说走就走,有时走得急,甚至跟家人都来不及打声招呼。

  为了与中介机构对接信用评审工作,他明知妻子就要动手术,却只好把照顾妻子的重任交给还在上高中的女儿和亲属,他自己毅然登上了飞机,旅途中抽空打回的问候电话抹不去心中的牵挂和歉疚。一周后事成回来他直接前往病房,妻子已经是术后第三天。面对多年来默默支持他、理解他的妻子,张志权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前年10月,母亲、伯父、侄子三个亲人相继离世,此时正是交通厅与交警部门协征协查交通规费的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一共只请了3天假。这位铁铮铮的硬汉,强忍悲痛,始终工作在一线。当年的养路费收入比上年提高了2.2亿元,为费税改革争取较高的返还基数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今天的成绩和荣誉,他豪情满怀;面对任重道远的明天,他信心百倍。作为省交通厅的财务主管,张志权正满怀信心,带领他的弟兄们向新的更高、更远、更大的目标迈进。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