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4日讯 12月4日,黑龙江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题为《要舍得在刀刃上花钱》的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重视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投入必要资金,完善安全设施是重要保证。为此,在安全生产这个刀刃上,必须舍得花钱,投入到位。
诸多安全事故教育我们,安全生产上多投入一些,安全设施完善一些,就可以少一些事故发生,少一些人员伤亡。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的投入往往不是钢性的。一些企业领导者认为,钱可以用在技术、设备上,创利润是看得见的;可以用在形象建设上,好门面是看得见的;可以用在福利发放上,得实惠是看得见的……而用在安全投入上,投入资金大,持续周期长,不见效益,难见效果。因此能省则省,加之资金紧张本来就是常态,导致安全欠账越来越多。纵观那些血的教训,除了违规、违法生产导致事故发生外,安全投入不足、设施落后、老化等也是重要原因。
安全上舍得花钱,首先要体现在企业发展规划上。涉及企业长远发展的投入,不能只考虑上多少生产设备,不考虑安全设施的更新换代。在滚滚红利、GDP增长与安全投入的权衡取舍中,必须明晰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是水中捞月。在这方面,要有硬性的约束,实行规划审批安全一票否决。
在安全上舍得花钱,还要改革企业的贡献考核机制。仅以前不久新兴矿难为例,造成的各种损失累加起来要数以亿计,还不包括对龙煤集团公司上市进程的影响。恐怕这个矿几年挣得的效益都搭回去还不够。这就提醒我们,对企业的考核不能一年一算账,今年没出事披红戴花,明年出事了再深刻检讨。对一个企业,要把几年的情况综合考核,依次算出贡献率,出一次事就让其前功尽弃,从而促使企业领导者将兴奋点转移到重视安全投入上。
在安全上舍得花钱,还需要有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包括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企业承包政策等等,通过多种办法拓宽资金来源和运作空间,不让那些在安全上舍得花钱的企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