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黑龙江援建剑阁项目开工142个 累计完成投资6.23亿元
2009-12-22 22:36:0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剑阁县城北镇民主村灾民自建房重建中 。资料图
黑龙江省援建前线指挥部。资料图
  东北网12月22日讯(记者 顾硕)“援建前线指挥部的干部真正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出了‘不惧困难、无私奉献,埋头苦干、勇挑重担,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保证了前线指挥部干部队伍清正廉洁,援建工作安全、透明、高效。”11月3日,省纪委、省发改委有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对黑龙江省援建工作的工程进度、项目监管、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给予充分肯定。

  2009年为援建工作的决战年

  经省政府批准,黑龙江省确立支援四川省剑阁县灾后重建项目146个,其中公共服务设施110个,城镇居民住房3个,基础设施21个,产业恢复重建6个,农村建设6个。规划总投资11.74亿元。

  2009年是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剑阁县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一年,也是援建工作的决战年。用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刘国会的话说:“我们就是要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队精神当好龙江的使者。”

  截止10月底,援建项目开工142个,交工87个(水利项目全部交工,教育项目交工90%),累计完成投资6.23亿元,占全年计划68.88%,累计拨付援建资金4.54亿元。根据前线指挥部进度计划,年底前援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9亿元,占全部援建实物工作量80%,目前全部项目正按计划积极推进。

  保障无缝隙对接和无障碍合作顺利进行

  按省政府决定,黑龙江省援建工作采取“交支票+全过程参与和监督+全方位援助”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符合灾区实际,深受灾区干部群众欢迎的。

  为贯彻该方式中“黑龙江省负责资金筹措,剑阁县负责建设管理”和“援建项目的审批、建设、验收以剑阁县为主,前线指挥部全程参与配合”的指导方针,指挥部坚持做到“四个坚持”、建立“五个机制”,即坚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展开援建,坚持按照重建规划实施援建,坚持协商协调、依靠当地的办法推进援建,坚持节约、实用、安全原则搞好援建;建立了重大决策协商机制,项目建设推进机制,解决问题沟通机制,援建工作监督机制,党组织保障机制。通过以上方式指挥部在将项目的规划、审批、招标、施工、验收工作交由当地政府实施的同时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有力保障了援建方与受援方的无缝隙对接和无障碍合作。

  由于援建思路正确,机制保障有力,使援建方与受援方坦诚相见,沟通畅通,关系融洽,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十分和谐的援建环境和氛围。

  援建指挥部总指挥刘国会高兴地说:“黑龙江省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的援助机制已被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定为全国援建工作学习的榜样。”


 

剑阁县重建中。资料图
剑阁一角。资料图
  前线指挥部创新监管机制

  前线指挥部在行使省政府规定的对援建项目总体规划、资金使用、工程管理、政策制定、监督检查、目标考核、信息综合反馈职能过程中,依据国家、四川和我省有关法规制度,结合援建工作的实际,重点在项目招投标和工程款拨付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

  指挥部会同县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组织对资金使用、物资发放进行大检查2次,总体情况良好,没有发现贪污、挤占、挪用、截留援建资金现象。但也发现第一批援建项目的少数建设单位存在援建资金未专户储存、专账核算的问题;少数单位存在将工程款支付给承包商个人账户,或以现金支付工程款的现象;建设单位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对检查出的问题,前线指挥部和县审计局已责令建设单位立即纠正,限期整改,并及时向援建联席会议作了通报。通过检查,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整改。目前指挥部正与剑阁县有关部门布置第三次资金大检查工作。

  自援建工作开展以来,指挥部与当地政府受理援建项目招投标投诉信件4起,均已妥善进行了调查处理;对已开工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大检查5次,根据检查结果,由县相关职能部门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了处理。

  进一步抓好援建工作

  经过援建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援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但全面完成援建任务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特别是援建工作面临着工程项目多与工程施工队伍少,低价中标法与工程质量要求高,工程施工期紧与管理难度大的矛盾,决定了加强援建项目的监管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在援建决战之年更需抓好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机制、严格援建资金监管、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援建干部良好作风的宣传力度。

  一年多来,黑龙江省援建前线指挥部全体同志克服余震频发,气候不适,饮食差异大,居住条件差等诸多困难,不分昼夜,顽强拼博,开拓创新,忘我工作,以援建工作的显著成效和突出的感人事迹,赢得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