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居民再次质疑热力公司:卖的水是我交钱烧热的
2010-01-07 08:49:57 来源:生活报  作者:高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6日,刊发了《哈尔滨热力公司44号供热站向外运热水 市民疑私卖热水》一文,哈尔滨市发电厂提高了水蒸气的压力,居民家的室温有所升高,但还未达到18℃。

  当日,针对热力公司44号供热站半小时运走7车热水,居民质疑自己家里室温仅有10℃是否与此有关一事,哈市热力公司副经理张雪明做出了解释。他说,哈市热力公司下辖热水公司、五个供热分公司等几家单位,其中供热三公司又下辖包括44号供热站在内的若干个供热站。他告诉记者,44号供热站没有出售热水,出售热水的是哈市热力公司热水公司,这家公司出售的热水都是从供热三公司下辖的其他几家供热站运来的,并非产生自44号供热站。按照张雪明的解释,哈市发电厂每小时供给热力三公司100吨水蒸气,其中分配到44号站的有5吨。通常1吨水蒸气能凝结成1吨温热的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可以被用来补充供热管网正常丢失的水。但以往各供热站所需补水量相对较少,多余的冷凝水都从地沟排走,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于是,热力公司成立了热水公司对这部分热水进行回收、出售。

  张雪明说,44号供热站每天大约能产生120吨高温冷凝水,因为所供热居民室温偏低、供热管网掉水,所以这些热水都被补充到了供热管网内,此外还要再补充300吨左右的冷水。而供热三公司下辖的其他几家供热站冷凝热水却有富余,这些热水都被运送到热水公司来统一出售。由于热水公司和44号供热站都在南岗区文成街5号院,所以被居民误解为44号供热站在卖热水。

  不过,张雪明的解释在居民那里却没有得到认同。居民王彩凤认为,即便热水公司卖的不是44号供热站内产生的冷凝热水,但是自己已经把钱交到了热力公司,理应和供热公司下属其他供热站服务的居民一样享受达标的温度。如果温度有差别,热力公司完全有责任协调处理。换言之,即便其他几家供热站产生了多余的冷凝水,热力公司至少应该优先考虑把这些热水回报给已经付费的居民,而不是卖掉换钱。因为,把热水注入供热管网的升温效果远比注入冷水要好得多。因为居民并不是把钱交给了44号供热站——“你们卖的水是我交的钱烧热的”。

  王彩凤同时还质疑张雪明说这些被热水公司卖掉的冷凝水是来自其他供热站的说法,她说自己的家正对着热水公司,既没看到公司有什么蓄热水池,也没看到有车往这里运送热水。相反,她观察过几次,进来的都是空车,出去的都是满载。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