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可绕行”是衙门式“友情提示”
2010-01-12 09:54:18 来源:南方网  作者:柏文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摘要:政府是公共设施的提供者也是民众的服务者,市民提出路难走,并不是在询问通行的方法,而是在追问政府是否尽到了一个公共设施提供者的全部职责。而“可绕行”的答复不知道是政府压根就没意识到自身的角色,还是自以为是市民的智商真的已经低到了连绕行都不会的程度?

  近日,有多名网友上哈尔滨市政府网站“百姓谈”栏目反映,南岗区政府门前大理石步道板因雨雪天气湿滑难行一事。相关部门回复称“步道板面积不大,可以绕行,没必要非在其上面走”。(“新华网”1月11日)

  “可绕行”是衙门式“友情提示”

  小品中有句话叫“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如今这句话的2010年新版本是“百姓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政府”。

  其实,民众是否可以绕行的逻辑再简单不过。政府是公共设施的提供者也是民众的服务者,市民提出路难走,并不是在询问通行的方法,而是在追问政府是否尽到了一个公共设施提供者的全部职责。而“可绕行”的答复不知道是政府压根就没意识到自身的角色,还是自以为是市民的智商真的已经低到了连绕行都不会的程度?

  如果说这样的回答包含着太多官老爷的架子的话,那么,这条路所处的位置则有着更多的隐喻———政府门前。政府门前反映问题可以无端被打,政府门前可以建起遮羞墙,发生在政府门前的那些事儿,分明在说明我们政府的转型还真的是处在很初级的阶段。“衙门口”的情结在官员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时不时对公民意识张牙舞爪。□魏星汉

  政府“绕着走”惯了,百姓不习惯

  联想各种各样有关行政弊端的新闻,“可以绕行”简直就是有关服务部门口头禅式的潜规则,是部分官员行政操作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擦边球”、“踢皮球”,不就是“绕着走”的真实写照吗?房价居高不下,三农问题徘徊不前,教育乱收费,都是“绕着走”。

  “绕着走”的要害在于,从主观愿望上就不是想解决问题,而是要回避问题。导致遗留痼疾像阴天拖稻草,越拖越重,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复杂,直至剪不断理还乱。天长日久,群体性事件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逻辑结果而已。回顾那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表面上都是偶然的小事情点燃导火线,实质上是大量遗留的群众“不满意”累积发酵而爆破。

  所以要防止社会矛盾积累到群体性事件爆发从而破坏社会和谐,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绕着走”的习惯思维。真正把人民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诚实地为人民办实事,解决民生困难;倾听人民的呼声,代表人民的利益。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决不能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把政府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对立起来。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