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农民增收要有产业项目为依托 葡萄“樱桃”红了新宏村
2010-01-25 14:55:1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张丽娜 杨兴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农民郭萍家的新居挺漂亮吧?

  东北网1月25日讯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数九天,“吐鲁番的葡萄”从四面墙里掉下来,在温暖的新房里环绕。但醉的不是阿娜尔罕,而是依兰县愚公乡新宏村村民孙平。

  几年前,孙平利用3亩承包田,跟着别人学种葡萄。一两年后,孙平的葡萄变成了钱串了,平常年景,每棚纯收入4000多元,一年能挣4万多元。

  有钱了,自然想阔气一些。去年,依兰县出台好政策,泥草房改造最高给补助2万元钱。没有补助还想盖新房呢,何况白得2万元。

  孙平将新房规划为120平方米,两头向北延伸两米,砌成欧式门斗,一侧是车库,一侧是厨房。南向大三间房,完全按照城市风格装修,室内厕所,安有电热水器。大小居室清一色立体棚、节能灯,还有环绕音响,纯实木地板一米200来元,电暖器是正宗德国品牌。

  孙平说,新房子一动工就由不得自己了,花钱就像倒提着钱袋似的,哗啦哗啦往外淌。等搬家时一结算,连土建带装修外加电器床上用品,花了20多万元。那神情,似乎小菜一碟。

  新宏村党支部书记郭有泉说,在好政策的鼓励下,新宏村两年时间改造泥草房89户,农民住房实现了砖瓦化,个别农户住房实现了现代化,与城里人一样了。

  新宏村原本没有葡萄,是外地人请人来开发的。为推动这个产业,2002年七八月份,村干部带头将齐腰深的黄豆秧砍了。葡萄苗种上3年才结果,这让很多村民都担心。可葡萄一达产,效益可不得了,平平常常是大田玉米种植效益的20多倍。村民们看明白了,纷纷投资种葡萄,大棚由原来的10栋,几年就增加到57栋。

  乡里还帮助村里注册了绿色商标,使新宏村的秋葡萄卖出了冬天价,去年每斤葡萄达到8元钱,比上年翻了一番。

  可是,葡萄再好也是一年一茬儿,村民大多时间还是闲着,就业不充分直接影响农民增加收入。

  愚公乡党委书记孙玉坤说,农民缺少的是致富项目,更缺少他们可以参与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为引进这样的项目,乡党委、政府没少费劲儿。

  2009年,愚公乡通过反复调研,愚公乡将养殖“樱桃谷鸭”基地设在了新宏村。

  村里还像种葡萄一样,先由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村主任吴怀、党员孙志刚分别试养了一茬(1.1万只)和三茬(1.8万只)“樱桃谷鸭”,结果分别挣了1.3万元和2.5万元。

  养一茬一个多月,一年最多能养8茬,饲料、鸭雏、药品由企业先赊着,运费等由企业承担,这样一来一只鸭子净挣一块来钱。这还了得,挣个万八块钱不跟玩儿一样吗?

  基地最多能容纳31户村民从事“樱桃谷鸭”养殖,但却有90多户村民相争。村里一时“摆不平”,就上访到乡里。乡里也犯难,好说歹说,承诺扩大基地时优先考虑“上访户”。

  据了解,新宏村“樱桃谷鸭”养殖基地土建工程已完工,今年春天就可投入使用,年可养殖“樱桃谷鸭”192万只,实现利润23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

  郭有泉说,养殖基地产生大量粪便,村里在省政协的帮助下,筹资建立大型沼气站,沼气除村民用于燃料之外,还可为蔬菜及葡萄大棚供暖,沼渣还能给葡萄提供有机肥料,葡萄“樱桃”成了好“亲戚”。

  农民郭萍家的新居挺漂亮吧?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