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牡丹江已改造拆迁棚户区385万平米 3年后完成全部改造
2010-01-31 09:41: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树永 徐大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隆冬的牡丹江市,滴水成冰。然而在该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曙光新城内却是一片繁忙热闹景象,阵阵鞭炮声传递着回迁居民的喜悦;在低保户集中居住的吉祥花园小区,大家坐在宽敞明亮的新居内一起看电视,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在泥草房改造省级示范村之一的海林市哈达村,告别泥草房的村民们,正在漂亮的大瓦房前排练秧歌,表达着庆丰收、迁新居的喜悦。

  为彻底解决棚户区居民、无房低保户、农村泥草房群众的居住问题,牡丹江市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模式推进,坚持“改造面积能多大就多大、改造速度能多快就多快”,从而使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驶入“高速路”,实现环境改善、群众受益、政府收益的多赢局面。

  举全市之力多项政策助推棚改

  牡丹江市共有棚户区66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棚户区73片,占地面积4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5.5万户近16万人,约占市区人口五分之一。农村共有泥草房127.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2万户。这些房屋多建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存在使用年限长、房屋质量环境差、治安消防隐患多等问题。

  该市把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列为市人大一号议案和利民实事,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专职办公室,本着棚改与廉租房统筹考虑,以多建快建的原则全力推进。相继出台了《危房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优惠政策》、《危房棚户区改造安置补偿暂行规定》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出让金返还、各项税费减免以及市政配套等相关优惠政策,制定了详细的用地办法。成功引进了武汉银邦、上海绿地、北京城建、新加坡亚星等战略投资者参与。昔日城市“被遗忘的角落”,如今正成为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洼地”。

  在泥草房改造中,牡丹江通过援建帮扶、产权置换、无偿拆建等三种方式推进。争取到改造资金5400万元,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泥草房改造;对适合旅游开发的区域,由住户出资,委托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进行统一开发,兴办旅游产业;对一些无力投资的特殊村民,可无偿或低价居住政府集资建设的安置房。

  “倾全市之力、多项政策助推”使牡丹江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步入了快速的发展轨道。

  创新模式“阳光拆迁”保障民生

  为加快棚户区改造,切实改善民生,牡丹江市采用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捆绑式开发、市场化运作、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配建相结合等五种创新模式推进。在棚改过程中,全部实行“惠民、阳光”拆迁,最大限度保障民生。

  对涉及居民多、改造难度大、群众呼声高的大片棚户区,市政府负责项目的前期运作、资金筹措和回迁安置,改造资金由政府通过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以及财政补贴、向上争取等途径解决,政府以土地出让和出售配建商品房所得归还银行贷款。政府主导的曙光新城一、二期工程竣工后将解决近万户居民住房问题;怡美嘉园900户居民也将在近期实现回迁。对有较高开发价值地段的棚户区,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制定了优惠政策,政府根据对开发地段的测算结果确定企业安置拆迁户或配建义务。

  将棚户区改造同廉租房配建相结合,市政府建立了公共周转租赁住房制度,明确了商品房由开发企业按建设面积的1%提取廉租住房,政府支付建设成本费。

  建成后,按成本价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配售。今年,政府一次就购买了吉祥花园小区144套作为保障住房。

  针对棚户区居民大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了“拆一还一”、发放临迁补助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家有80周岁以上老人、残疾困难群体可优先安置低层,无经济能力的,可实行产权共有的廉租办法。

  正是实行了“阳光、和谐”动迁,使曙光新城一期实现了当年动迁、当年施工、当年回迁;新丹溪小区项目10天内动拆迁2368户,创造了牡丹江市动拆迁速度最快、搬迁户数最多的新纪录;曙光新城二期和新丹溪均实现了“零强迁”。


 

  一举多赢 全力建设宜居城市

  “改造一处,就成为一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带和功能区。”在棚户区改造中,牡丹江市坚持棚改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滨水城市建设要求相结合,对回迁安置房实行高标准规划、建设、安置,使棚改小区在20年内不落伍。

  曙光新城是市政府主导推进的第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如今这一小区不仅成为牡丹江规模最大的、设计水平最高、基础设施最全、配套功能最好的小区,也成为全省棚户区改造的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该项目既能改善原址3000余户居民的居住条件,还可以安置工业密集的大庆路两侧6片棚户区5000户居民以及“三溪一河”沿岸两侧1000户棚户区居民;既为工业区发展腾出了空间,又为“三溪一河”环境治理创造了条件,可谓一举多赢。

  据统计,2007年以来,全市共改造和正在拆迁的棚户区385万平方米,占任务的58%,其中市区已改造和正在拆迁的棚户区173万平方米,占任务的62%;已建和在建廉租房共1.46万套,为大部分低收入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农村泥草房已改造37.9万平方米,计9000多户,完成任务的29.6%。通过棚户区改造新修道路52.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60万平方米、新安路灯1500多盏,城市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未来三年内,牡丹江市将全部完成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

  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还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前10个月,牡丹江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1%,新增就业岗位7000余个。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