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好人汪晓影的艰难慈善路:8年义务赡养百位孤寡老人(图)
2010-02-01 10:58:3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林晓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汪晓影给老人剪指甲。

 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准备午餐。

 

  东北网2月1日讯 在距离哈尔滨100多公里的通河县,没有人不知道汪晓影的,因为义务赡养鳏寡孤独老人和孤儿,汪晓影在全国出了名。

  义务赡养鳏寡孤独老人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汪晓影却做了,她拿出和丈夫辛苦做生意积累的血汗钱,办了一家名为“红林善德”的养老院(以下简称“红林善德”),而且一做就是8年。8年来,汪晓影陆续赡养了100多位无亲无故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8年来,丈夫的生意越来越差直至破产,家里100多万的积蓄一天天用尽;8年来,汪晓影身心俱疲患上了心脏病,使她看起来比46岁的实际年龄要老很多;8年来,数不清有多少媒体的闪光灯聚焦在汪晓影身上;8年来,来来去去的媒体记者都会问到同样一句话:“汪晓影,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面对这种问题,汪晓影的答案永远都只有一个: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16岁那年慈善的种子开始发芽

  汪晓影的善根像一棵树,从童年开始在岁月的森林里与日俱增着茂密。

  汪晓影的母亲刘杰告诉记者,汪晓影从小就心地善良,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但只要有一口好吃的,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邻居们送去尝一尝。

  16岁那年的春节,母亲给了汪晓影10元钱,让她去办点儿年货。在供销社买完东西,汪晓影的兜里只剩下不到三元钱。就在回家的路上,她迎面碰上了一位驼背弓腰、面色布满凄凉的老人。老人拄着拐棍的手颤抖着伸向她,寒风中浑浊的目光有无限的哀求。干瘪乌黑的手背裂出一道道蛛网般的血口子,那血口子,那衣不遮体的凄景和孤独中的绝望刀一般刺痛了汪晓影。她毫不犹豫地把兜里的钱都塞进老人的手里。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双手死死地握住钱,说不出话来。

  汪晓影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老人,但老人悲凉的乞讨景象和那无助的哀求总在她的梦里出现,像被空气围绕一样挥之不去。从那时开始,她就有了一个心愿,长大以后挣钱了一定要把那些沿街乞讨的、没人照顾的老人集中在一个温暖的有吃有喝的大家庭里。

  从那以后,汪晓影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每次遇到那些流浪街头的老人,她都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积攒下来的零花钱送给老人。慈善的种子在一个少女的心里开始生根发芽。


周振清老人在房间里看电视。

  “众叛亲离”踏上艰难慈善路  

  1988年,汪晓影跟随父母离开通河县去山东谋生。在街头卖雪糕、卖麻花,这些小本生意勉强能维持家人的生活。但这丝毫不影响汪晓影做善事。遇到沿街乞讨的老弱病残,她照样给予施舍,给他们吃喝。从黑龙江到山东,无论在哪里碰到要饭的老人,汪晓影都要这样做。

  1995年,汪晓影和丈夫筹借资金买了一艘货船,在京杭大运河上开辟了水上运输生意,用艰苦和汗水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在京杭运河拥有了自己的船队。汪晓影和丈夫由原来的清贫者变成了财富的拥有者。她那16岁时的梦再次升起来,她那抚养街头流浪的老人、没有生存能力的孤寡老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她决心回到家乡通河县办一个慈善养老院,免费收留流浪在街头的孤寡老人。

  丈夫乍一听到她的想法吓了一跳,但丈夫的担忧没有阻拦住汪晓影,她软磨硬泡之下终于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带着辛苦攒下的血汗钱抛下父母、丈夫和孩子只身一人回到了家乡。从此她走上了一条坎坷的慈善之路。

  2001年,汪晓影在通河县用10万元租用了一套2000平方米的废弃了十几年的学生宿舍,重新装修了室内外,给老人购置了床被、桌椅、洗漱用品以及电视、冰箱等系列生活用品,并亲自为这个养老院起了一个她心中带有孝道的名字:“红林善德养老院”。2002年4月,“红林善德”正式开门迎接老人。26位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的老人相继而来。他们的年龄最小是65岁,最大是93岁,其中6位盲人、3位聋哑人和4个瘫痪在床上的老人。这些终年无人关爱的老人高兴得老泪纵横,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会从天上掉下一个汪晓影,让他们安享余生。

  老人们争着抢着拉住汪晓影的手,倾吐一生的酸楚和常人难以想像的坎坷经历。为了快速安置好第一批老人的生活,汪晓影风风火火从外地临时雇用了几位服务员。但是这些独身惯了的老人脾气个性极强。常常让人无所适从,82岁的王东荣老人性格古怪,不能听一点逆耳的话。他总是把大便便到裤子里,服务员每次擦洗都被其骂跑。汪晓影知道后亲自为老人服务,像亲闺女那样给老人洗脸洗头剪指甲,并把老人便在裤子里的大便清理得干干净净。

  每逢老人们过生日,汪晓影都精心筹备,订做蛋糕,亲自上灶,请来“二人转”助兴。一位耳聋的婆婆一生也没过过生日,在她80岁寿辰那天,高兴得喝了许多酒,用苍老颤抖的手写下了“八十修来如此福,今生无憾心已足”的肺腑之言。  


  丈夫破产慈善事业遭遇危机  

  每次有媒体来采访,汪晓影都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母亲刘杰别发牢骚。在汪晓影看来,这条慈善路是自己选择的,再苦再难都是她一个人的事情,抱怨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女儿是母亲的心头肉。刘杰很坦诚地告诉记者,她并不是为了伺候这些老人回来的,她就是心疼女儿。看到女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钱都用在赡养无亲无故老人身上,刘杰有时也不理解。

  养老院成立之初,刘杰每次出门上街都会听到人们的议论:“那个汪晓影是不是有病啊”、“有钱没地方花了吧”、“就是一个精神病”……这些话让刘杰心如刀绞。

  在采访的时候,汪晓影坦言,自己每次听到这些话都会掉眼泪。“做好事,心累身累都不算累,最累的是面对种种怀疑的眼光。”其实,8年来,这种怀疑、不屑的目光一直伴随着汪晓影。记者在通河县采访时甚至听到这样的声音:“养这些老人有什么用?还不如养孤儿,一代一代成长起来还能有个回报。”

  汪晓影说,这样的话好比用刀挖她的心,疼,疼得厉害。“孝顺老人有错吗?为什么孤儿有人管,老人就不愿管呢?”汪晓影十分不理解很多人把老人当成累赘的想法,在她看来,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可耻的。

  在精神遭遇“酷刑”的同时,汪晓影又遭遇了“经济危机”。2007年,丈夫在京杭大运河上的船队经营不下去了,宣告破产。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了,这不仅意味着全家人要吃不上饭了,更意味着可能没办法继续赡养孤寡老人了。万般无奈之下,汪晓影四处“化缘”,寻求帮助,但都是杯水车薪。到了冬天,“红林善德”取暖的煤都没有,只能靠烧稻壳勉强维持。

  这时的汪晓影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的想法太简单了,以为每年从丈夫赚的血汗钱里拿出三四十万维持一个养老院是件挺容易的事情,但她却没有想到做生意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一旦丈夫的生意垮掉了,她的养老院也很难维持了。

  母亲刘杰趁机劝女儿:“算了吧,别硬撑了,慈善不是咱们能做的事情,那都是亿万富翁们才能做得起的事情。”而这时,汪晓影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丈夫的股骨头坏死也日益恶化。汪晓影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中——继续做慈善,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家庭;放弃做慈善,这些孤寡老人又得回到过去艰难的生活中。

  经过几天几夜的挣扎犹豫,汪晓影的慈善路在经济危机面前。


 

  慈善这条路“我还得一直走下去”

  没办法放弃就只能坚持。在媒体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人们开始理解并认同汪晓影的做法,各种支援物资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红林善德”。1月27日,黑龙江省红十字会为老人们送去了1200斤大米、猪肉及各种慰问品。老人们高兴得像孩子似的,人前人后转来转去。汪晓影说,每次有人来送东西,老人都很开心,因为他们不用担心“红林善德”会解散了。

  1月27日,记者在“红林善德”见到了汪晓影赡养的老人们。86岁的韩秀文老人在这里已经住了4年了,身体看起来十分硬朗,一见到记者她便激动地说个不停。她说,她也心疼汪晓影,不止一次地和她说:“姑娘啊,你说你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何苦遭这罪呢?”汪晓影笑呵呵地回答她:“我有这么多的爸爸妈妈比什么都快乐!”

  76岁的周振清老人两个月前才住进“红林善德”,他为了等一张空床位,等了整整4年。面对记者,老人开心地笑了:“这回我终于找到好地方了。”

  “红林善德”只有几间低矮的平房,住着33位老人和6个孤儿。住房紧张一直都是汪晓影最为头疼的问题。这8年时间,她带着老人们辗转搬了好几次家,既要找到合适的房子又要花最少的租金,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今,人们都知道汪晓影是个好人,都知道“红林善德”的工作人员对待每位老人比亲爹亲妈还好,于是,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想要住进来。

  新年伊始,汪晓影又开始为“红林善德”忙碌了,寻求经济支持,寻求合适的房子。

  有媒体记者采访后半开玩笑地说汪晓影是“骑虎难下”。汪晓影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她说,再难也要走下去,慈善这条路,她要一直走到头。

  不仅如此,汪晓影还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说:“等妈妈不在的那一天,希望你们能继续做这份慈善。”儿女们肯定的回答让汪晓影泪流满面,多年来对家人的愧疚也许只有在这一刻才能得到肆意的释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