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日报评论员文章:让困难群众人人有盼头
2010-02-06 14:56:3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钟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6日讯 6日,黑龙江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题为《让困难群众人人有盼头》的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新春将至,七台河市党员干部1+1“认穷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实实在在。在短短的二十几天,2万多名党员干部与1.3万困难群众结成“穷亲”,不仅送去款物帮助“穷亲戚”欢乐过大年,还制定长期帮扶计划,一包到底,不脱贫不收兵、不致富不罢手。读过报道,让人心生暖意,感慨良多。

  “认穷亲”活动,对于困难群众来说,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点钱款和年货,更重要的是感受一种温暖,看到一种希望,增强一种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对于那些最困难的群众来说,最需要的是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七台河市党员干部“认穷亲”活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创意”,而是实实在在的为民之举,是真正的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的具体体现;多交“穷亲”,多帮“穷亲”,并且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使一批“穷亲”成为“富亲”,这也是实现“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效途径。

  “认穷亲”活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开拓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在困难群众得实惠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既然认了“穷亲”,自然要当亲戚相处,平时多到“穷亲”那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心连心就变得有声有形。一个人如果整天围着官转、围着钱转、围着富人转,那就难免满脑子的官和钱,通过“认穷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多地到基层去转、到群众中转、围着“穷人”转,更多地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在政策的制定执行、工作的推进落实过程中,就能更多地设身处地为群众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响当当地落地有声。

  “认穷亲”活动,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和干部的形象,起到了加温加热的作用。“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前人后,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古今皆然。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到“路上行人口似碑”,说好说坏,听到听不到,本是世间常情。党员干部这个群体通过一对一“认穷亲”的方式,为困难群众这个最弱势的群体,多解决些困难,多办些实事,长期帮扶,走出困境,那换来的会是什么?

  七台河市党员干部“认穷亲”活动,不仅仅是党员干部亲民、为民情怀的体现,更是党的宗旨的具体实践。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且形成一种扶贫帮困的风气,让困难群众人人有盼头,让党员干部个个有牵挂,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就在眼前。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