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龙江省疾控专家破译三聚氰胺结晶体是毒性“祸首”
2010-02-23 10:28:28 来源:生活报 作者:衣晓峰 王慧颖 侯文琰
黑龙江新闻网讯 22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卫生厅获悉,我省疾控专家新近完成了一项有关三聚氰胺的科研课题,发现三聚氰胺的结晶体是引发动物肾损伤的主要因素。此研究结果填补了我国三聚氰胺毒理学的研究空白。
据介绍,三聚氰胺俗称蜜胺、蛋白精,常被用于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等行业,由于其在加热过程中可经容器或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因此备受关注,特别是2008年婴幼儿奶粉污染事件再次将三聚氰胺的毒性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因三聚氰胺并非食品添加剂,国内外至今仍对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资料掌握得甚少,对三聚氰胺在肾脏形成结晶体奥秘尚未阐明。
在此背景下,我省疾病控制中心毒理所王玉燕主任医师等人首次成功建立三聚氰胺在肾脏形成结晶的大鼠动物模型,重现了这一疾病的病变过程。研究结果确定肾脏为三聚氰胺的毒作用靶器官,其发生机理是三聚氰胺在胃内由胃酸催化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两者在肾脏再结合形成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结合晶体,晶体充满肾小管,使肾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因管壁的挤压作用而使肾组织严重缺血,导致肾脏呈现出特征性土黄色沙石样的外观。
观察结果还表明,三聚氰胺结晶体还可导致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进一步引发肾脏代谢功能障碍,使血中尿素氮、肌酐等含量增加,最终使实验动物发生肾衰竭。专家评价指出,这项课题的完成填补了我国三聚氰胺毒理学的研究空白,为国家制定食品、饲料中三聚氰胺安全限量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