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两年建成玉米膜下滴灌工程73万亩 促增产3.65亿公斤
2010-02-25 16:56:3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飞 邵晶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去年,大庆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20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面积73万亩,占8.9%,粮食总产比2008年增加6.9亿公斤,其中膜下滴灌玉米增产3.65亿公斤,占当年增产粮食的53%。采用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节水增效,玉米单产增加了500公斤,大庆市的粮食增产让人惊叹。

  苦求索 破解十年九旱

  大庆市地处我省西部旱区,气候条件十年九旱,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庆市在解决干旱、推广节水灌溉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打小井坐水种;打深井进行垄灌、沟灌、漫灌,解决苗期灌溉问题等。但每次发生重旱,地下水位都会大幅下降,局部区域地下水补给不足,影响抗旱设施作用的发挥。大庆市从2002年开始尝试微灌、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2005年起,累计投资5.3亿实施旱田喷灌工程,新打机电大井7741眼,利用原井5094眼,配套喷灌设备12835套,建设喷灌项目区380万亩。组织农民联合起来,组建喷灌合作社,建设围井经济区,发展集约规模经营,优化了种植结构,提高了比较效益。

  2007年,严重的伏旱连秋旱,喷灌设施对玉米等高棵作物,存在难移动、难施展的局限性。玉米是大庆市主要粮食作物,为此,大庆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增加投入,大面积建设以玉米为主的膜下滴灌工程,制定了到2012年建成300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工程的总体规划,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

  抓源头 保质量降成本

  大庆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市县两级加大投入力度,需市县匹配的部分,每年在第四季度,提前安排下一年项目建设计划,对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资金优先落实,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两年来,大庆市累计建设完成玉米膜下滴灌工程73万亩,2008年建设23万亩,2009年建设50万亩,工程总投资2.56亿元。

  向投入要产出,抓住成本和质量两个关键环节。大庆市外引厂商,内强管理,确保滴灌设备的质优价廉。通过公开招商的形式,引进培育11家滴灌设备生产企业,在大庆建厂生产,工程造价由360元/亩,降到280元/亩,按73万亩每亩节约80元计算,节省投资近6000万元。大庆市制定《玉米膜下滴灌产品质量标准及要求》,建立三级检测体系,采取企业自检,技术部门定期抽检,市水务部门随机巡检方式,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出现问题的产品,整批予以销毁,保证滴灌设备达到质量要求。

  增效益 推广“组装”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综合组装了水利、农机、农技、农艺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技术服务能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膜下滴灌工程的成效。大庆市通过分片培训、集中培训,实物安装培训,印发技术手册及光盘等形式,保证玉米滴灌技术的普及推广。

  各级水利、农业等部门组成40多个技术指导组,进行巡回指导,滴灌设备生产企业下派5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全程服务,保证工程作用充分发挥。

  总体规划细,具体工作实,各部门和农户拧成一股绳,玉米膜下滴灌工程真正发挥了作用。经两年实践,玉米膜下滴灌组装技术体现出八大优势,增产、节水、增温、保墒、节肥、省工、提质、增效。膜下滴灌玉米平均单产1000公斤,比常规玉米增产500公斤。一眼机井控制面积达500亩,是喷灌的2倍,漫灌的7倍。产量增加,除去成本因素亩效益高出普通玉米400元以上。

  几年来,大庆市旱田节水灌溉面积由2005年前的12%提高到45%,年节约用水3亿方,全市粮食总产由2004年17.1亿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39.4亿公斤;农业增加值和农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34.3亿元、2400元,提高到2009年的80亿元、6593元。

  大庆市计划到2012年,建成旱涝保收田700万亩,其中膜下滴灌发展到300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水利化,粮食产能达到500亿公斤。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