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3月4日讯 张大娘80岁,体弱多病,一人独居。2009年7月,女儿到市妇联百帮家政公司给母亲找来个“伴儿”,这个“伴儿”年龄也不小,42岁了,姓王,她到张大娘家,不用干家务活,就一个事儿,陪张大娘聊天、读报。半年过去了,女儿看张大娘腿脚不太灵便了,打算送她去敬老院,可张大娘说啥也不去,她说家里有“伴儿”,比敬老院好。
王女士常扶着张大娘在小区遛弯,邻居很羡慕,就问:“是你闺女吗?真孝顺!” “不是,女儿请来陪我的,比女儿都好!”据了解,像王女士从事的精神慰藉家政服务,在齐市还是一个新的家政服务内容,虽然事例不多,但是给需要陪护的人确实带来了快乐,让她们不再孤单。
精神慰藉让孕妇乐悠悠
春节刚过,已怀孕六个月的丽丽有点心烦,丈夫小陈正月初七上班了。丽丽父母均已去世,公婆又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在家待着十分苦恼,觉得自己成了“孤儿”。
小陈下班回家,看到妻子情绪低落,十分心疼,怕这样影响还未出生的孩子健康,他到市妇联百帮家政公司说明了情况,没想到这里提供的精神慰藉家政服务让他有了意外收获。工作人员向小陈推荐40多岁的刘大姐,刘大姐高中文化,下岗后一直做家政工作,当过月嫂,看过小孩,为人善良,性格开朗。
刘大姐每天早8时准时到丽丽家,跟丽丽闲聊,偶尔也帮丽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系鞋带、挪动东西、拎手袋等孕妇不易做的事情。丽丽在屋里呆烦了,刘大姐就搀着丽丽去外面遛弯。到了孕检的日子,刘大姐又陪丽丽去医院体检,然后安全回家。
几天的交流,丽丽和刘大姐成了好朋友,这让整天忙于工作的小陈放心了。
精神慰藉让老人不孤独
86岁的李大娘,常因女儿回家次数少而生闷气。精神慰藉员赵女士就开导她:“福气福气,享‘福’了,难免生点儿‘气’。女儿上班忙,也怪不得她。”李大娘慢慢也就消了气,常对赵女士说:“谢谢,谢谢!有你陪我,生活真是好多了。”“退休后,在家闲着反而不习惯,我刚50岁,如果能为老人做点事儿,我是非常乐意的。”赵女士是去年开始从事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的,服务对象是两位独居老人,年龄都是70多岁。每周,她都去每位老人家中2至3次,问问她们的生活,陪着聊聊家常,讲点社区里的新鲜事。记者采访了身边的一些老年人,发现多数人有“越老越不中用”的想法,常感到紧张、害怕、孤独……看来,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服务必将抢手
“虽然市民还不了解精神慰藉服务这一职业,但是我相信,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需要精神慰藉,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孤独的孕妇,精神慰藉员将成为抢手‘货’”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
聊天能让老年人一吐为快,化解忧郁、烦闷。在内容上,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大至大政方针,小至柴米油盐。陪老人聊天,既可怀念过去,又可憧憬未来。本着积极健康的原则,就会聊出和谐,聊出愉悦。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孕妇更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特殊的时期,有人天天陪聊,说说笑笑精神振奋,兴高采烈,何尝不能生个好宝宝。
有如此多的需要人群,精神慰藉服务必将成为一种朝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