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农民”未动 “工商”先行
2010-03-16 13:56:16 来源:鹤岗日报  作者:柏长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鹤岗3月16日讯 “工商部门提前介入,不仅为备春耕的农民提前把好脉,我们经营者理解也支持”。面对检查,农业技术综合服务部的王德凤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连日来,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科与个体科的执法人员联合出击,对工农区为农民服务一条街及东山区的农资销售处,进行大规模的检查。

  在市区内比较有规模的农资销售处,工商执法人员天天巡视、监督、检查。由于今年气温较低,种子、化肥上市比较晚,可工商执法人员已经比农民提早进入市场,严把进货渠道等关口,从台账建立几个方面摸清农资的“来龙去脉”。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取缔了夸大种植效果的虚假广告,还摘掉了一家与经营主体不符的牌匾。原来是一家个体经营业户,可是在店门前却悬挂着销售公司等“大帽子”,执法人员当即摘除了混淆概念的牌匾。在市工商局颁发的农资经营放心店中,不少农民相互商讨着种子的质量。新华农场八连的张树森指着“红盾护农服务站”说:“有这个牌子,我们心里踏实。购买种子学问大着呢,一点马虎不得,买到了劣质种子影响秋后收成,要是真买到了假种子,那这一年就毁了。”农民的担忧也正是工商执法人员的责任,对陆续上市的农资产品,工商干部不厌其烦地从商标、编号、生产日期和厂家等几个方面严格把关。他们还对农资公司和商店进行严格规范,要求商家把营业执照悬挂在商店的醒目地方,要规范进货台账,保证从正规渠道进货,并且提供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工商部门要求商家要主动给农民售货发票或信誉卡,这样出现责任事故就可以追溯。敢于向农民承诺质量的商家,才是农民最信得过的商家,自然也是获得最多的经营者。

  工商执法人员对农资销售市场提前介入监管,让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更给经营者敲响了长鸣的警钟。

责任编辑:张喜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