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七旬老夫妻捐献遗体 辞世老工人成为新规实施后第一人
2010-03-17 09:52:1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杨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7日讯 15日,飘飘细雪下,儿女们庄严肃穆地手捧鲜花,目送着自己母亲的遗体被遗体捐献接收站的工作车拉走。一对七旬老夫妻先后捐献了遗体,同样签订了捐献协议的大儿子说,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父母希望死后能通过捐献遗体为社会做点事。据了解,自1日正式施行《黑龙江省遗体和眼角膜捐献条例》以来,赵桂珍成为黑龙江省遗体捐献第一人。

  赵桂珍的大女儿张秀丽说,老人有6个子女,一直说要给老人买个墓地安老。但母亲说,死后就将他们的骨灰撒到江河里,不要那些祭奠俗套。直到2006年,两位老人突然表示,在街上看到“遗体捐献”的宣传,他们打算死后将遗体捐献出去。当了一辈子工人,总因为没为社会做大贡献而感到遗憾,就把遗体捐献出来作为弥补吧。看着老人的认真劲,儿女们没太反对。过了一个月,两位老人便直接到公证处做了捐献公证。在父母的感染下,大儿子也签订了捐献协议。2007年年末,赵桂珍的老伴张化安因肺癌离开了人世。事隔两年多,赵桂珍又于11日因心梗突然逝世。就这样两位老人先后把遗体捐献给了医疗教学和科研事业。

  据哈医科大学遗体捐献登记接收站马月秋介绍,从2001年5月接受站成立到至今,约有5000人签订了遗体捐献书,其中近百人捐献了遗体。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全省每年大约需要遗体1000余例,但现有的捐赠数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严重影响了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喜的是,近两年登记捐献者越来越多,登记捐献者的年龄最大的为86岁,最小的19岁,工作人员也积极倡导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遗体捐献的行列中来。

  3月1日正式施行的《黑龙江省遗体和眼角膜捐献条例》首次填补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地方法规的空白。马月秋介绍,新条例实施后,在遗体捐献登记程序中,将取消遗体捐赠的公证程序。在新规定的法律保护下,捐献者直接填写遗体捐献登记书便完成了整个捐献程序,使捐献变得更方便、快捷。据介绍,新规实施后确定黑龙江省共有5家遗体和眼角膜接收机构,即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医院(黑龙江省眼库)。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