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伊春河源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0-03-26 18:12:14 来源:林城晚报  作者:张恩普 张增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伊春3月26日讯 记者从市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科了解到:省政府为强化对伊春河源头这一重要饮用水源的保护,已于3月1日正式批准将伊春河源头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伊春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是一个自然“贮水库”,具有很强的蓄水集水和保水的生态功能,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控制水土流失、防止下游的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尤其对保护兴安湖水库的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确保人民饮用水安全及人民的生活健康具有重大作用。2009年12月,市政府为加大对伊春河源头这一重要区域的保护力度,特向省政府申报将伊春源头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政府为强化对伊春河源头这一重要饮用水源的保护,于今年3月1日批准将伊春河源头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伊春河源头自然保护区位于翠峦区境内,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4公里,总面积为82772公顷,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分布大量红松原始林、阔叶混交林、兴安落叶松林、杨桦林和部分人工林等森林类型,还分布有较大面积、类型多样的湿地类型,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据调查资料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623种,其中苔藓植物46科71属94种,蕨类植物12科19属26种,种子植物77科254属503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就有6种。保护区内不仅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而且还孕育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30种,其中鱼类有6目12科44种,两栖类动物有2目4科8种,爬行类动物有3目4科11种,鸟类有17目44科197种,兽类有6目16科46种,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5种。此外,还有昆虫12目93科359种,大型真菌工亚门7目33科296种,这充分体现出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2009年10月18日经市政府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各种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21处,其中国家级4处,占全市行政区划面积的5.7%;省级自然保护区10处,占全市行政区划面积的9.7%;市级自然保护区7处,占全市行政区划面积的6.1%。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03423公顷,占全市行政区划面积的21.47%,是1995年的29倍,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居全省之首,高于全国6.28个百分点。为全市科学谋划与加快推进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为加快绿色伊春建设步伐,维护国土安全,提供了生态战略保障。

责任编辑:宋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