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药监、卫生、质监、工商4个“婆婆”管不了“三无”筷子
2010-04-11 14:51:2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贾杰 张智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1日讯 自央视“3·15”晚会披露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多种化学药品后,外埠一些职能部门相继开展了对一次性市场整治行动。但截止目前,哈尔滨市竟没有一个职能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任凭“三无”筷子横行。今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一次性筷子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开展监督性抽验。

  药监:人调整后再检查

  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国家下达的《通知》早已知道,但由于该局的人员职责还未调整完毕,对一次性筷子监管问题只能等人员调整结束,再进行规范化统一安排。

  卫生:只监管饭店筷子

  哈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没有对一次性筷子进行专项q检查。一般情况下,执法人员只对饭店内的一次性筷子进行索证检查,包括来源、产地等情况进行调查。依据《食品卫生法》,卫生部门不对一次性产品发放卫生许可证。

  质监:外埠筷子无法监管

  据哈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筷子不同于食品,生产筷子不需要领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哈市生产一次性筷子的企业不超过10家,而且规模很小属家庭作坊式生产,但其生产的一次性筷子都是出口产品。而市场上流通的都属于外地生产厂家生产的,质监部门无法对市场上一次性筷子进行监督检查。

  工商:检查缺少依据

  工商部门应该对“一次性筷子”担负监管职责。哈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认为,市场流通环节的产品归他们管,不过由于目前国家及相关部门都没有出台明确关于这两种产品的不合格报告及指标,只是说存在问题,也没有统一的检测报告。目前暂时也无法判断哈市一次性筷子市场的质量到底存在哪些情况,一旦等有关部门出台这两种产品的不合格指标报告,工商部门将立即进行查处。

  据省中医院专家介绍,使用一次性筷子首先损害呼吸功能。

  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黄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其次损害消化功能。

  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第三,会发生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过了保质期可能带病菌。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