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4月20日讯 当前,新一轮造林绿化热潮正在齐市展开。造林37.4万亩是今年的目标,齐市仍将以三北防护林为载体,继续发展生态建设。
作为全省生态的脆弱地区,从1979到现在的30多年中,齐市已完成890万亩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面积109.35万亩,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32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13%。现在一个以乔木树种为主体,以农田防护林、护路林为基本框架,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农林牧彼此镶嵌,互为补充、互为一体的区域性防护体系已经在全市形成。
这个巨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显示出了同样巨大的效益。与30年前相比,齐市坡耕地泥土流失量减少77%,土壤径流量减少78%,风速降低58%,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风、沙等危害,保护了基本农田,杜绝了风剥地和农田毁种现象。在全市粮食亩产提高了近200公斤、粮食增产15%的同时,防护林工程建设也绿化了城镇、乡村和各级公路,辟建了森林公园,建设了乡村休闲广场,改善、美化了乡村环境。通过调整优化树种、林种结构,齐市侧重培育和发展了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林业工程项目,实现了生态林业向效益林业的跨越,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生态性矛盾是制约和影响全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之一,要实现生态安全、生态良好、生态文明,必须大力植树造林。今年,齐市坚持“早”字当头,科学、强力地推进造林绿化工作,以突出防沙治沙、城乡环境绿化、农田防护林、江河库渠水土流失治理、宜林两荒和废弃地绿化、林业产业、补植补造、种苗等工程建设为重点,继续发挥绿色屏障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市23万亩人工造林任务和1756个村屯绿化任务已经全部落实到位,50%的造林地块也与承包户签订了承包合同。
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利益,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是齐市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林果、樟子松嫁接红松、山杏嫁接甜杏、种桑养蚕、沙棘等产业目前已粗具规模。甘南县通过加强造林绿化工作,以三北人工造林工程为契机,大搞封山造林绿化工程,使全县新增造林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4.56%。
作为种桑养蚕基地试点县,甘南县许多户农民受益,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增加。甘南林场职工杜贵峰家种了15亩桑树,经过省里专家的技术指导,年经济效益可达到2万多元。今年甘南县将结合国家林改推广项目的实施,新增1000亩桑树林,新培育160万株桑树苗。他们还计划招商引资建设桑茶制造厂,并将实施果桑饮料生产项目,促进农民快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