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积极发展混合经济 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
2010-04-20 09:54:1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方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4月20日讯 19日,市政府下发《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将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业与哈尔滨市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从八个方面促进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就《实施意见》中的相关内容,记者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加快重组积极发展混合经济

  根据《意见》,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哈尔滨市将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同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合作重组,支持更多优势企业走出去,与境内外企业合作重组,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兼并重组过程中,给予所得税、契税、印花税减免优惠。对市属国有企业涉及“债转股”资产的处置,将视情况试行新的处置方式。将对实现兼并重组企业优先支持进行技术改造。

  哈尔滨市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推动国资、民资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中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育成机制。引导相关中小企业围绕哈尔滨市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发展配套产业链。重点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降低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贷款担保门槛。强化对非公企业纳税大户、企业家的激励机制。

  哈尔滨市将鼓励大企业延长产业链,把相应的工业、产业梯度转移到县域发展。继续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设,支持宾西等重点省级开发区的创新发展和提档升级。

  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

  《意见》提出,哈尔滨市将做优做强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重点推动主机产品升级,食品工业重点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医药工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等产业集群,化工工业重点发展优势基础化工等产业链。同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元器件、LED和软件等行业。生物产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铝镁合金材料、航空复合材料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将重点发展风电、核电等设备制造。

  哈尔滨市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哈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争取建成对俄罗斯及对东北亚外贸结算中心。对将信贷、担保资源投向中小企业的银行和担保机构给予适当风险补偿。加快推进农信社、村镇银行和地方保险公司组建工作。打造覆盖东北北部、通达俄罗斯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动漫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参与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和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区和旅游品牌,建设东北亚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

  在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哈尔滨市将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谋划和组织实施一批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项目。选择一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

  哈尔滨市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财政信用担保重点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对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科研类固定资产投入贷款给予贴息。逐步扩大科技风险基金规模。以股权投资为主要方式,滚动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建立创业引导基金,吸引和集聚社会资源在哈尔滨市创业。鼓励实行技术入股、期权和企业年金制度。

  哈尔滨市将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对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市级以上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市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对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的项目,从市高技术产业项目配套资金中给予配套。对经市财政部门认定并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本地产品,予以优先采购。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新产品或试制品,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实行政府首购制度。

  重点打造五大种植、养殖基地

  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方面,哈尔滨市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以五常为重点的绿色有机米生产基地、以尚志蒙牛为重点的绿色有机奶生产基地、以大众肉联为重点的绿色有机肉生产基地、以宾县肉牛养殖为重点的养殖生产基地和以郊区为重点的绿色有机菜生产基地。

  哈尔滨市将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水改造、抗旱新水源等项目。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10年基本实现全市乡(镇)、行政村通水泥路(柏油路)。

  开发风能推广节能环保汽车

  在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哈尔滨市将加快生态建设,建立以湿地生态系统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汽车。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升级改造等项目。

  哈尔滨市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快完成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推广垃圾袋装化收集、密闭化运输,实行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根据《意见》,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哈尔滨市将鼓励项目单位吸纳就业。扶持“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引导和支持困难企业采取灵活用工等办法稳定就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

  哈尔滨市将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和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动态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哈尔滨市将解决好住房、冬季取暖等突出民生问题,采取财政补贴、农村信用社贷款扶助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引导农民改造危房和泥草房。建立供热保障机制,确保冬季取暖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哈尔滨市还将促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扶持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扩大出口

  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方面,哈尔滨市将深化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妥善处理中央企业和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工伤保障和社会职能移交等问题。抓紧完成装备制造业企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还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清理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符合条件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费率和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等政策措施。

  哈尔滨市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扶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医药和食品等优势产业及重点企业扩大出口,对出口地产品给予奖励。支持大型企业集团等到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建立生产基地、创建研发中心和开展其他形式经济技术合作。重点扶持进出口超5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

  把哈尔滨建成重要航空门户

  《意见》提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方面,哈尔滨市力争使哈西铁路客运站及附属设施工程建设与哈大客运专线同步建成使用。启动滨北公铁两用桥建设等跨松花江交通项目,启动城市三环路江南段建设。加快依兰至七台河高速公路建设和哈肇公路通河至依兰段、铁通公路尚志至五常段改造,推进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建设。支持太平国际机场扩建和申请可载运来自第三国客、货的第五航权,逐步把哈尔滨建成面向俄罗斯、东北亚、北美的重要航空门户。

  在深化区域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哈尔滨市将推进哈尔滨都市圈建设,重点培育中等城市规模的卫星城镇。发挥哈尔滨在全省发展中的龙头、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积极参与全省“八大经济区”建设,重点加强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东部煤城和边境口岸的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东北地区“4+3”市长峰会强化东北副省级城市间的战略合作机制。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