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2日讯 题:取之于农 惠之于农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在素有“寒地黑土”美誉的绥化市,农民把能够养地、壮秧、秋实、绿色的“壮稼肥”誉为庄稼“一枝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农民们说到“壮家肥”的实惠,自然忘不了壮家肥的创始人李长龙。今年52岁的李长龙,绥化本土人,北林区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对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的高产栽培颇有研究,获助理农艺师职称。近10多年来,他走遍黑龙江省大部分市县进行农技推广,桃李满龙江。
长期积累,让李长龙深悟到了肥料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为农艺师,他也真切地体会到假肥、污染肥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为了还给农民一个真正的绿色春天,让这片“寒地黑土”真正体会到绿色肥料的“芬芳”,2007年,李长龙放弃多家农资企业的高薪聘请,自主创办了黑龙江壮家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伊始,李长龙把公司的宗旨定位在“壮农家、壮大家、壮国家”上。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长龙把“利器”定位在用能人上。
总经理李少怀,80后,哈师大毕业,市政协委员,北林区科技特派员;副总经理李少伟,80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先后在湖南、北京等地从事经营工作……在“壮家”公司现有55名固定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就达3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壮家”人最相信这个真理。靠科技“导航”,2009年“壮家”公司被定为首批定点配肥企业,壮家宝牌缓控释肥料技术获绥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壮家宝牌肥料被绥化市寒地黑土协会批准使用“寒地黑土”商标,同时被确定为寒地黑土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企业。
一切为农业,一切为农民。这是李长龙为之奋斗的目标。“壮家”公司依据“寒地黑土”农业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先后研发了壮家宝牌水稻壮秧剂、壮家宝牌叶面肥等高科技产品,并在绥化及建三江、七星、前峰、创业、红卫、红河等15个农场大面积推广,受到种植户的好评。他们与中科院生态所合作的“壮家宝牌SEF缓控释长效剂”项目填补了市肥料品种中缓控释产品颗粒型态空白。另外,他们研制、开发、生产的壮家宝牌大豆、玉米、水稻等系列营养套餐肥,因成本低、效果好、效益高而被这片“寒地黑土”上的农民们称为“土地佳肴”。
取之于农,惠之于农,这是“壮家”公司植根黑土地的原则。创业至今,他们先后安置农民工150余人次,无偿捐助贫困户7000多亩耕地的壮家肥料;组织公司科技人员深入到省内外70多个市县、200多个乡镇、20多家农场开展“科技惠农、科技下乡”活动;累计组织支农培训156场(次),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无偿发放科技资料50余种200多万份、农业技术光碟2万余张,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