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5月19日讯 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扮靓市容锦上添花。然而,这些设施自建成之日起,就频繁遭“毁容”。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公交设施成了公共设施损坏的重灾区。
公交设施“伤痕”累累
近日,记者观察市区公交站点发现,去年年末相继完善建成的候车长廊,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这儿的新广告刚换上没几天,就被撕成条了,看了真让人不舒服。”一位老大妈指着市政府二号院站点公交候车长廊的背景广告,对记者叹息道。
在永安大街百货大楼站点,记者看到候车长廊已被破坏得“体无完肤”,有机玻璃罩有的地方裂缝,有的地方变得凹凸不平,有的干脆没了罩子。
和候车长廊同病相怜的,还有公交站点的站牌。记者在南市场公交站点,看见站牌广告栏上的美女“负了伤”,一块白色“膏药”贴在头上。走近一看,这块“膏药”竟是一张招聘广告。在市二轻装修市场公交站点,广告牌有机玻璃随风不停晃动,上面还插着一个空饮料瓶,罩子上留有口香糖的痕迹,清理后依然留下难看的痕迹。
粘贴广告很难清理
现在的小广告不但上墙,连地面也不放过。走在马路上,记者不时看到地面上写着“办证”、“高价收药”等小广告,并且下面还留有电话号码。
15日9时左右,记者在南市场路西,看到有两名清洁工人正蹲在地上清理小广告和口香糖,干了半个小时,小广告依旧结结实实地粘在地面上,很难清理干净。
电话亭、报刊亭也成了被“重视”的对象。记者看到,全福小学大门对面的一处电话亭,被人用刀划了一道道“伤痕”,成了“大花脸”。而市实验中学门外的报刊亭背面简直看不出本来面目,层层加厚的小广告被风一吹,整面墙仿佛在风中颤抖。
大多数是人为破坏
“没事闲的,干这损人不利己的事儿。”采访中,对公共设施受损给城市市容带来的影响,不少市民表示愤慨。
记者在浏园宾馆公交车站点采访了经常乘车的董女士,她指着站点广告牌被砸碎的玻璃说:“这是几个年轻人的杰作。”市民冯先生说,有一次,他开车路过青云路一公交站点时看到,一名男子对着灯箱式公交站牌猛踹一脚把玻璃踢碎,随后摇摇晃晃地走开了。
在中华西路,一小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上下学等车时,一些无聊的学生会拿出彩笔在候车长廊广告牌上胡乱涂画。
“在损坏的公交设施中,除个别是自然老化等因素造成外,绝大部分都是人为造成的。”据市北方公交公司客管科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去年新修了站牌和候车长廊,但不久就毁坏严重。市中通公交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公交线路的站牌,有的是被机动车撞倒的,有的被人踢出大坑。
需要市民共同维护
在市北方公交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所属公交线路的多个站点设施均不同程度受损。工作人员说:“只要发现我们在三天内就必须修复,有时常常是刚补上了,就又被弄坏了,根本补不过来。”
对毁损公交设施的人能否进行处罚?记者了解到,破坏公交设施的人往往在夜间实施,通常破坏的时间很短,很难在现场抓到。而公安机关接到的涉及破坏公交设施的报案也非常少。据建华公安分局民警介绍,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都有明文规定,对于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者其他公用设施,可以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为名,处以罚款和警告,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不过,现实工作中处理的相关案件很少,这也和市民举报较少有一定关系。”
那么,该如何减少公交设施被损坏的情况?除了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外,一些市民提出了建议,如相关部门可以在公交设施的设计上改良,将广告牌改用不易碎的材料;站牌能否选择小广告张贴和其他涂抹不易附着的材料制成?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动广大群众共同维护公共设施,还可以设立有奖举报制度,重奖举报者等等。
“不过,归根结底,解决的办法,还是要从源头抓起,即从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入手。”市民李先生认为,应该不断加大市民文明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使爱护公益设施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