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今夏降水多气温高 登山郊游需当心“草爬子”
2010-07-04 09:19:0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黄晏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4日讯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一些大医院了解到,今年春季以来,哈市一些市民在外出郊游过程中被“草爬子”蛰咬的事件屡有发生,而且被蛰咬者患森林脑炎的几率也有所增多。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哈医大一院急诊外科的副教授马勇胜、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佳东和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教研室的于洪春。

  被“草爬子”蛰咬者增20%

  据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教研室的于洪春介绍,“草爬子”学名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据了解,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若虫的外形与成虫相似。从卵到成蜱的时间,因蜱的种类、血食情况、温度和湿度而不同,一般为几个月至1-3年。每年一进入雨季,草耙子便开始频繁活动,尤其在小兴安岭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两个林带,气候适宜,雨量适中,非常适合草爬子的生长。

  哈医大一院急诊外科的副教授马勇胜医生介绍说,今年春夏以来,哈医大一院门诊部收治的被“草爬子”蛰咬的病人有所增多,总量比往年高出20%以上,引起森林脑炎的患者也略有增加。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第一医院近期收治的被“草爬子”叮伤的患者也比往年有明显增加。

  哈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佳东分析了被咬患者增多的原因,由于今年入夏以来黑龙江省降水偏多,气温也持续走高,使得黑龙江省一些林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草爬子”的生长和繁殖,“草爬子”活跃异常,而哈市利用假期去旅游登山的市民又不断增加,多数游客还缺少相应的自我防范常识,所以今年被“草爬子”蛰咬的患者比较多。

  “草爬子”与“森林脑炎”

  哈医大一院急诊外科的副教授马勇胜介绍说,“草爬子”像西瓜子大小,多为黑色,也有其他颜色,头部很尖,而且带有多个钩状物,一般钻入人体皮下后立刻吸血,吸满后就不动了,身体比原来增大很多,会长期滞留在人体内。从被叮咬到发病通常有一周到两周的潜伏期。

  马勇胜说,并不是所有“草爬子”都带有诱发森林脑炎的病菌,只是很少一部分携带病菌的“草爬子”叮咬人后,被咬者才可能诱发森林脑炎。

  据介绍,携带病毒的“草爬子”一旦进入人体内,就极有可能诱发“森林脑炎”。这是一种由于感染森林脑炎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多发于春夏两季,诱发该病的病毒也叫蜱传脑炎病毒,是一种毒力极强的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据有关资料显示,“森林脑炎”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未经治疗的死亡率达20%,存活中又有高达60%的患者留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包括瘫痪、精神异常、痴呆、失语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森林脑炎”病毒唯一感染途径就是“蜱”,也就是俗称的“草爬子”。蜱是一种寄居于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大多分布在森林、草原或兽穴、鸟巢及家畜棚圈处。当带有病毒的蜱叮咬其他动物或人类后,唾液中的病毒即可使健康的动物或人患病。

  让游人远离“草爬子”

  在野外尤其是深山老林里怎样预防“草爬子”的袭击呢?于洪春提醒说,建议进入林区或者深山的旅游者要穿好防护服,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皮肤尽量少裸露在外面。一旦被“草爬子”侵袭并出现发热、呕吐、抽搐等临床症状,须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能耽误时间,以免延误病情。

  被“草爬子”叮咬后,如果离医院较远,应该立刻用烟头等刺激被咬的地方,可能会使之自动脱落出来,但是切忌用手往外拽,因为“草爬子”的头部有钩,会钩住皮肤,如果尾部被拽出,头部仍然会在皮下继续吸血,反倒不好取出。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立刻到当地就近的林业医院注射疫苗,将进入皮肤的“草爬子”取出,并进行注射抗生素等专业救治。

  马勇胜还提醒广大市民在外出旅游时,尽量不要到尚未开发的森林里或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去冒险旅游,也尽可能不要在草丛、树丛中穿行,实在必须要经过树丛或草丛时,手中最好拿一个小棍,在即将行走的草丛、树丛中拍打后再前行,为的是“打草惊蛇”,使“草爬子”等远离游人。

  专家还提醒广大市民,在登山行程结束或中间休息时,应该把外衣脱下来,用力抖动几下,游客之间也可以互相查看对方身体上是否有“草爬子”,避免“草爬子”挂在衣服上,伤及人身。因为“草爬子”通常落在人体上不会立刻去蛰咬人,而是习惯于“潜伏”一两个小时后才开始蛰咬人。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