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店外露天烧烤:不可或缺亦不可泛滥
2010-07-08 08:38:20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张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8日讯

  盛夏来临,店外烧烤也如时下气温一样开始“火”起来。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城区的部分街路发现,大大小小的店外烧烤摊吸引了众多食客,彩色帐篷下的人声鼎沸成为夏季鹤城的“街头一景”。但随之而来的噪声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却让这热闹也给人平添几许烦恼。“小餐桌”成饮食大气候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其中绝大部分人都表示喜欢在晚上携家人、邀好友去店外烧烤摊坐坐,只有少部分人因环境和卫生问题表示很少光顾店外烧烤。“我家楼下就有烧烤摊,我们一家人的晚饭时常在那里‘解决’,价钱不贵图个凉快。”家住合意路的孙先生对记者说道。“虽然环境相对差一点,但夏天在外面吃饭很自在,下班后经常和同事光顾一些老店铺。”在交通银行工作的孟小姐也对店外烧烤情有独钟。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很多人都习惯把宵夜地点“定点”在烧烤摊,可见店外烧烤摊已成为鹤城百姓夏季饮食消费不可或缺的去处。

  据龙沙工商分局个体科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该区登记的不同类型烧烤店铺已近250家。通过采访一些商家记者获悉,不仅我市市民喜欢享受店外烧烤的“乐趣”,许多来齐做客的人也都闻香而来。经营小烧烤店达12年之久的吴老板对记者说:“别看我家门脸小,一些名人和演员都来这儿吃过饭。”

  如今,来到鹤城要吃烧烤已经和要去扎龙观鹤一样成为外地客人的必选节目。而随着近年来外地商家逐渐进入我市,他们也把眼光投向烧烤店,加入到了“烧烤一族”,使得我市烧烤业“蓬勃发展”,许多烧烤店铺的夏季营业额远高出平日。美味诱人问题也不断出现

  虽然美味诱人,但是一些店外烧烤的卫生不达标仍在市民心中留下了“阴影”。宋小姐在接受采访时说:“上周末和朋友在外面吃过肉串后就拉肚子了,自己体质不好是一方面,但与店铺的卫生情况也脱不了干系。”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大多数店外烧烤店铺都在使用竹扦或铁扦,按国家标准使用不锈钢扦的商家寥寥无几,一些店铺没有将生熟食物分开,忙起来时也很少做到每套餐具使用后都按标准进行消毒。“被油烟逼得大热天都不敢开窗,真是对楼下的烧烤摊深恶痛绝”,“就算关上窗户,楼下传来的嘈杂声还是很大,最要命的是一家人要后半夜才能睡着。”这些都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的“牢骚”。店外烧烤产生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扰民现象也成为城市管理中一道难以破解的“疑难问题”。

  部分问题暂时缓解

  “游击战”还在上演

  每年一到夏季,我市相关部门便开始出手整治店外烧烤。今年市城管局新实施的管理办法将矛头直指店外烧烤的占道经营和严重造脏现象。规定城区内所有重点地段和区域一律不允许设置店外烧烤摊位,营业时间统一为每天的17:30至22:00,而且每桌必须配备垃圾容器,餐巾纸、塑料袋等垃圾要做到及时清理。

  在执法人员的工作下,我市部分街路的店外烧烤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每个区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效果也就有所差别,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数量和体力毕竟有限,许多商家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惜大费周章地与执法人员展开一场“游击战“。

  面对市民的批评,商家也有话要说,“我们没别的能耐,不烤羊肉串能干啥?居民意见大,我们压力也很大,大家过日子都不容易,多一些理解才好。”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许多市民对店外烧烤存在的诸多问题表示不满,但也没有硬要执法部门将之取缔的想法。毕竟烧烤已经成为鹤城的一张“饮食名牌”,炎炎夏季少了这些烧烤摊,客人和百姓的“餐桌”就会逊色不少。

  想让这张“饮食名牌”长久地辉煌下去,还需要我市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密切联手。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卫生和质量的监管力度,适度加重处罚力度或取缔一些规模小、资质差的店铺,既给商家敲响警钟,也可以“杀一儆百”。而规范和引导商家在盛放食物、使用餐具和相关设备设施的使用上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也不失为一个探索长效管理的新途径。店外烧烤店尽量避开人群密集居住的地方,将之进行集中管理,是我市城市管理值得尝试的新办法。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