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19日讯 卜奎清真寺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卜奎清真寺,是我省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建筑最为精美的伊斯兰建筑。因其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早于卜奎建城七年,故有“先有清真寺,后有卜奎城”之说。
这座由东、西两寺组成的雄伟壮观,造型古朴的古寺位于建华区清真寺胡同,占地面积6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虽然卜奎清真寺的东、西两寺分别是由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修建而成,但无论是“格底目”派穆斯林修建的东寺,还是“哲合林耶”派穆斯林建成的西寺,其建筑结构和格局都极为相似,主体建筑均由大殿(礼拜殿)、窑殿和拱廊组成。昂昂溪遗址
![]() |
昂昂溪滕家岗遗址。 |
昂昂溪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1928年,一名俄国铁路员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车站南1.5公里处进行了4天的考古发掘,并以出土了大量的小型压琢石器、陶器、骨器和装饰品而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2年,梁思永发表的44页近7万字的大型考古发掘报告《昂昂溪史前遗址》,更加引发了中外学者们对昂昂溪遗址的广泛关注,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对此都有高度评价。从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广泛分布的这种以细小压琢石器为主的原始文化类型被称为“昂昂溪文化”,考古界对嫩江流域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也就此揭开。解放后,各级政府多次组织对昂昂溪遗址进行的科学性及抢救性的发掘,不仅使这个遗址群的遗址总数达到了39处,同时也出土了大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和较高观赏价值的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这些种类繁多,器形复杂的遗物在充实了昂昂溪遗址内涵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北方细石器文化、渔猎文化的考古基石之一,为研究中国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由此,取得了较丰富文物考古成果的昂昂溪遗址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遗址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八五”保护规划之中。
金界壕遗址(黑龙江段)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金界壕(俗称金长城)遗址,全长5000余公里,分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是公元十二至十三世纪,金代为抵御西部蒙古诸族而修筑的大型军事防御工程。这种以壕堑、土堞、边堡、关隘、古城为一体的巨大土石混筑工程,分布在黑龙江段的界壕主要途经我市的甘南县、龙江县和碾子山区,属嫩江平原西北端。海拔最低处为180米,最高处在1000米以上。
起自甘南县灯塔村,经过碾子山区,止于龙江县东北沟村的黑龙江段金界壕遗址,途经9个乡镇、25个村、75个屯,大部分穿行于群山峻岭之中,主要配置有边堡21座,边关隘口2处,大型屯兵古城4座。这种顺山势绵延起伏而修建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除了依不同地势和段落有单线和复线的区别外,从边堡之间保持的“密而不繁”、“疏而不露”的合理布局也完全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塔子城遗址
塔子城遗址地处泰来镇西北四十五公里,现为塔子城镇所在地。东距嫩江五十公里,北靠绰尔河,呼尔达河绕城北沿东墙而过,北距所赉特旗十六公里,所泰公路穿城而过,地处冲要。城外皆为沙砾土之耕地,城墙上长满了耐旱的毛岗草,城内除了民房、商店、小手工业作坊以外,多为种植果菜之耕地。
塔子城是我省规模最大的一座辽代古城,金、元两代继续沿用,至清代称绰尔城。城址呈方形,周长近4.5公里,有瓮城四座,城外环以两道护城壕。古城西南郊原有辽代六角密檐砖塔(今已颓圯)一座,故名塔子城。城内曾出土过辽代大安七年(公元1091年)刻石等重要文物。塔子城历经辽、金、元、明、清各代,为北方重镇之一。
金代蒲峪路故城
金代蒲峪路故城遗址位于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故城濒临乌裕尔河南岸,椭圆形卧于东、北、西三面沼泽之中。蒲峪路故城周长2800余米,城墙是夯土筑成,基宽23米,顶宽2.1米,残高1.7至3.28米。厚度为8至15厘米。设有南北两处瓮城,马面三十八处,曾出土过“蒲峪路印”及大量金代文物。这座故城从弃用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金代北方重镇,毁于金代一场激烈的战乱之中。蒲峪路故城遗址除具观赏价值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蒲峪路是金代版图中管辖区域最为辽阔,最为北部的一个行政区。蒲峪路辖境北到外兴安岭,南到松花江,西及嫩江,东至汤旺河。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峪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由此证明宋金以来外兴安岭以南的整个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蒲峪路故城在国际国内有很大影响,多年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蒲峪路故城遗址的确定,不但为确定我国12至13世纪的北部疆界找到了重要的历史坐标,同时也证明了清初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是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平等条约。1998年1月13日蒲峪路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