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王女士说,一次她打车回家,到家后发现钱包不见了。她回想了一下,可能是付完车费后把钱包掉在座位上了。钱包里有300多元现金和一些证件,钱丢了是小事,但补办证件很麻烦。由于没有记下车牌号,王女士只好通过交通广播播发了寻物启事,并承诺可以将钱包里的300多元现金作为酬谢,只要证件。可等了一晚上,也没有接到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在补办身份证期间,她一直当着“黑户”。不久前,邵先生和几个朋友去江北烧烤,在返程时,他们把带来的烤炉、西瓜、凳子都放在了出租车后备箱里,下车后,大家高兴地谈论着游玩趣事。到了家门口,邵先生才想起来出租车里的烤炉等物品忘了拿下来。
市民杨甄说,谁都有粗心的时候,难免会把物品落在车上。但只要不是贵重或是有重要意义的东西,也就不找了。就怕是重要的东西落在车上,找不到便追悔莫急。
尽管乘客马虎,但一些好心的驾驶员在发现乘客的物品后会及时返还失主。市民李女士一周前有急事出门,打了一辆车租车。上车后,她一直忙着打电话联系事情,下车后才发现小灵通忘在车上了。由于里面储存有重要电话号码,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小灵通。令她欣慰的是,电话的另一端传来的不是“您拨的电话已关机”,而是司机急切的声音:“我正返回你刚才下车的地方,你在那等我。”不一会儿,那辆出租车返了回来,司机把小灵通还给了李女士。司机的举动让李女士非常感动,拿出100元钱表达自己的谢意,但被司机谢绝了。
哈尔滨大众出租车公司宣传部长万晓灵介绍,入夏以来,乘客的“忘性”更大了,遗失物品的频率是冬天时的十几倍。这两个月来,公司驾驶员已捡到20多部手机并返还失主。乘客易丢东西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天气热,着装单薄,衣服上的口袋也少,有些乘客随手把携带的东西放在座位上,下车时不小心忘记了;二是男乘客喜欢将手机、钱包、钥匙等放在裤袋里,坐车时很容易滑落出来;三是个别乘客酒后搭车,头脑不清醒;四是赶上下雨天气,乘客只顾着撑雨伞,心急之下就把东西落在车上了。
在大众公司的办公室里,还保存着一些乘客遗失的东西,有身份证、医保卡、学生证、DVD、文件袋、衣服、车钥匙,甚至还有婚纱照。万晓玲指着那套婚纱照说,这还是去年一位驾驶员捡到的,之后他们及时联系到了失主,可直到现在失主也没将婚纱照取回去。还有一把别克轿车的钥匙,大众公司通过厂家联系到失主,可失主一直没有来取。
哈市交通局出租车管理处处长徐静波介绍说,驾驶员捡到乘客遗失的物品后,一般会交到失物招领部门、出租车公司或者通过媒体寻找失主。驾驶员将物品返还失主是一种值得称赞的举动,但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出租车公司并不希望驾驶员捡到乘客的物品,因为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驾驶员服务不到位、不周全,如果驾驶员能及时提醒乘客,就不会发生物品遗落的情况。
出租车驾驶员王辉当了13年“的哥”,这13年中他没有捡到过一件乘客遗失的物品,并不是他的“运气”不佳,而是乘客上下车前他都要提示一句“请您带好随身的物品”。王辉说,如果乘客有东西需要放在后备箱,他在帮忙装东西的同时也会记下有多少件东西,下车时再亲自帮乘客把物品从后备箱里拿出来,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王辉说,顾客的物品丢了,可能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只要驾驶员嘴勤一下,手勤一下,就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据哈市交通局科技处处长方恒军介绍,目前哈市正准备给租车安装GPS,此项工程中就包括安装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在乘客上车和下车时提醒“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