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准的职工单元式住宅。 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 |
看到大棚里的蔬菜丰收了,职工笑得合不拢嘴。 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 |
温室花棚。 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 |
智能化温室。 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东北网7月25日讯(记者 岳云雪) 农垦哈尔滨分局红旗农场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00多亩,农场全部实现无粮农业,亩效益也由过去的200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元。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创建的宜居宜生产、宜游宜休闲的"红旗模式"极大地促进了都市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生活在绿色的植物中,生产在自家的庭院里。没有都市的喧嚣鼎沸,却享受着城镇的衣食住行,没有乡村的尘土泥泞,却享受着田园的旖旎风光,这就是红旗农场职工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哈尔滨近郊红旗农场的千亩设施蔬菜园区,每家每户的一个独立单元式住宅旁都拥有一栋128平方米的育苗温室和两栋660平方米的钢骨塑料大棚。这里既是职工日常精耕细作的场所,又是他们温馨的家园。对于哈尔滨的闹市生活,这里简直就是一片宁静的世外田园。
农场党委书记关宏宇告诉记者说:“经过3年的建设,园区内的水电、绿化、亮化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今年农场又兴建了4万平方米的绿色休闲广场,园区居民供暖全部采用生物秸秆气化技术,做到无烟无尘。”
走进统一标准的职工单元式住宅,住房、车库、温室大棚自成一体,令久居城中高楼的城市人也心生羡慕。记者来到职工王剑的家中,他高兴地介绍说:“这就是我家,60平米的居住面积,20平米的车库,打开后门就是温室。这边居住,那边务农,进了屋就是市民,开了门就是农民。”
随后,记者来到农场的千亩果园,近十年的梨树、杏树、樱桃等果树都已到了结果期,每年这里2000吨的鲜果将给农场带来500多万元的收入。关宏宇告诉记者,今年这里将成为哈尔滨分局首届采摘节的现场。他说:“每年五月份,梨花盛开,我们就会举办梨花节摄影周。今年8月28号哈尔滨分局举办首届北大荒果蔬采摘节,届时我们红旗农场千亩果园就将成为活动现场,将有大批游客来游览参观采摘,体验现代都市农业,品味休闲时尚生活。”
农场将职工住宅安置在园区,每家每户统一生产发展绿色农业,进而开发旅游农业、都市农业促进职工增收、农场发展。红旗农场以其特有的“红旗模式”走在了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前列,农场场长鹿文革说:“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把传统农业变成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科普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品质农业,人们在此处可以充分体会到城市绿洲的美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