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土车”肇事对象升级,从撞行人到撞出租车、小轿车到“自相残杀”……
“残土车”肇事后果不断“升级”,从单一地撞车事故发展到撞翻车、砸烂车、压死人、活埋人……
如今,哈市夜间出车的人谈“残土车”色变。有夜班出租车司机称,过去夜班最怕遇到抢劫的,现在社会治安状况好了,很少有抢劫事件发生。如今出车最怕的是“残土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从红灯路口冲出一辆‘残土车’,撞不到你,也吓你个魂飞魄散,他们比“屠夫”还“残忍”,撞不死人还活埋人……”
2日夜,记者乘车对哈市“残土车”夜间运输情况进行了一次实地踏查。(本版图片均为王忠岩拍摄的资料片)
连闯4个红灯“残土车”如入“无车之境”
20时54分,当记者乘坐的车辆行驶到学府路的二一一医院门口时,一辆装满残土的“残土车”疾驰而过,该车没有悬挂后车牌。此时学府路上车辆仍旧很多,但这辆“残土车”的速度却不低于70公里/小时,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残土车”一路左冲右突如入“无车之境”,看得记者心惊胆颤。
当这辆“残土车”行驶到学府路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门前的信号灯处时,信号灯已变为红灯,可是该“残土车”却无视红灯的存在,甩下众多排队等信号灯的车辆,直接冲了过去。当到达哈达果菜批发市场附近的信号灯时,该“残土车”再一次无视红灯冲了过去,随后又相继闯过九三五厂和东方学院门前的两处红灯,将记者乘坐的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残土车”过处急刹车声不绝于耳记者走访的一路上,不时有“残土车”呼啸而过,惊险状况连连上演,其他车辆的紧急刹车声此起彼伏。
23时30分许,在华山路与先锋路路口,华山路方向的绿灯亮起,一辆出租车从华山南路方向驶了过来,紧接着就听到刺耳的车胎与地面强烈摩擦的吱吱声响起,此时一辆“残土车”呼啸着沿先锋路通过华山路路口向宣化街方向驶去。“真悬啊!如果那个出租车司机不是瞭望的视角远大于正常情况,再或者反应稍微慢一点,肯定得被撞飞了!”与记者通行的司机咋舌道。
在电表厂附近,一辆无后车牌的“残土车”在闯红灯时,一辆正常行驶的面包车也是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在学府三道街与学府路交口处,一辆“残土车”在信号灯处急转弯,随着一阵紧急的刹车声,这辆“残土车”歪斜着停了下来,险些侧翻,车上没有遮盖苫布的残土被甩落在地上。
一些出租车司机表示,最近“残土车”不是一般地疯狂,“残土车”呼啸的声音听着就让人心惊胆颤的。一听到有“残土车”驶来的声音,他们都得十二分地加小心。
“残土车”几乎都“无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夜间横行的“残土车”很少有挂全车牌的。
21时44分,记者来到群力新区一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远远地可以看见工地内灯火通明,不时听见机器的作业声。打开车灯照向驶向工地的路口,可以看见一辆辆载满残土的“残土车”在飞扬的尘土中驶出工地。
21时45分,一辆装满残土的翻斗车驶出工地,车辆只悬挂了前车牌;21时48分,一辆空“残土车”驶进工地,同样只挂了前车牌;21时53分,两辆车同时进出工地,均没有悬挂后车牌。
从21时44分到22时20分共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有30几辆“残土车”进出工地,前后均悬挂车牌的只有3辆,其余的只有前车牌。
在道里区达道街与河润街交口处一大型建筑工地,浩浩荡荡的“残土车”队伍异常壮观。22时31分,工地的门口停着近20辆“残土车”,都没有悬挂后车牌。在工地的入口处,不断有“残土车”进出工地。由于入口就位于达道街上,当几辆“残土车”在入口处汇车时,达道街上的过往车辆只能停在附近等候,待“残土车”驶离这里后,他们才能通过。半个小时内,先后有40余台“残土车”进出工地。这些车辆中,只有一台车前后悬挂了牌照,其余的只挂了前车牌。
此外,记者从长江路出发,沿着哈平路、和兴路、大直街、学府路一直到东方学院的途中,遇到的“残土车”有30多辆,其中多半只悬挂了前车牌,还有6辆车前后均无车牌,即使悬挂了牌照,也被泥土糊住,看不清号牌上的数字。“残土车”肇事“升级”
今年以来,“残土车”肇事“升级”。5月24日凌晨,在哈市和兴路和林兴路的交口处,一辆拉运残土平头大货车侧翻活埋一行人。
7月25日7时许,道里区城乡路与城安街交口处,一辆运残土的翻斗大货车拦腰撞上一辆载有乘客的335路公交车,造成车上7名乘客受轻伤。
7月5日凌晨1时许,在长江路与嵩山路交口处,一辆满载沙子的自卸“残土车”侧翻后砸在一辆哈飞赛豹轿车棚顶上,轿车的风挡玻璃破碎,轿车内一男子当场死亡。后经询问,“残土车”的司机闯了红灯。
8月1日22时,一辆满载砂石的大型自卸卡车在松北区中原大道与学海路交口处侧翻,车载的砂石倾泻而出,将旁边一辆城管执法车砸扁掩埋。车内5名城管人员4人受伤,另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8月2日4时20分许,在哈尔滨市红旗大街上先锋路口附近,两辆满载残土的翻斗货车追尾,其中一辆翻斗货车冲进了绿化带,并将一路灯杆撞弯。事故中,一人被困且受伤。
从事拉土方生意多年的王某称,“残土车”疯狂的根本在于土方工程的“层层转包”,工程到土方公司手里时已经过多层“盘剥”,利润所剩无几,土方公司为了赚钱,不得不多拉快跑。
一直以来残土车受利益驱动多拉快跑。为何今年肇事频频发生呢?
业内人士介绍,今年残土车疯狂程度与往年相比确实有过之无不及。今年“残土车”特点是新车多、跑得快、闯红灯、挡后牌照,侧翻事故多。给人的感觉是这些车“不怕”肇事,怕拍照。这主要是因为今年运行的残土车大多属于某个运输公司,这些公司为了发展购置了很多新车,车辆手续齐全,而且都是全险,出了事故有保险公司负责理赔。不挂后牌照是由于哈市的电子眼只能拍到车辆的后车牌,并根据后车牌的数字来确认违章和肇事车辆。车辆侧翻事故都是由于车速太快,装货超高,车辆在遇到意外情况需要刹车或者转向时重心不稳造成的。
今年“残土车”比往年肇事多发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年哈市实施560个大项目建设,是历年所没有过的,对建筑运输车辆需求大。而很多项目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输残土、建筑材料,运输企业为了完成工期就多拉快跑。
管“残土车”不缺文件据悉,近年来,为了管理残土车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个文件。
2005年8月,哈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的通告》,规定没有加盖的“残土车”不允许拉运建筑垃圾;2006年3月5日,哈市城管局、建委、房产住宅局、质监局、公安局、交通局、行政执法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的通告》,明确规定了“残土车”上路运输资格审定,禁止事项,密闭改装规范,违规处罚等;同年,哈市确定无“三证”敞口车上道营运将被当场取缔,使用无证车辆运输或强迫运输车超载的相关单位将受严厉处罚,直至清出哈尔滨市建筑、拆迁市场;2006年8月9日,哈市政府发布第149号政府令,规定自当年9月1日起施行《哈尔滨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自2007年9月7日起,哈市城管执法部门对违章车辆依法按上限处罚。
今年5月6日,哈市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辆车违规多方齐受罚”、“统一微机管理杜绝中间拼缝”、“层层签承诺书责任状”、“合规车辆1天办齐运输要件”等等。有关部门还承诺每晚在工地附近派人看守,对“残土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严查,但记者在几处施工工地附近,却没有看到执法人员的身影。
在哈尔滨,“疯狂残土车”由来已久,已成顽疾。曾有人总结其病根,首先是职责“缺位”,项目管理者没有依法履行制止超装超载的责任;二是监管“失位”,工程建设、监理方没有严格按照文明施工法定职责实施有效监管;三是暴利“占位”,非法转包盘剥了运输者的应得利益,“逼迫”“残土车”多拉快跑;四是执罚“移位”,执法部门没有在工地内把“残土车”超载“解决”掉,看似无意实则有益的纵容,加剧了“残土车”的疯狂。
治“残土车”须用重典
夜间走路会遭遇残土车,坐在车里也会遇到不测,“残土车”俨然成了城市夜间生命的“主宰”。疯狂“残土车”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由莉颖教授表示,“残土车”频频肇事一方面表现出管理部门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另一方面体现出政府部门在管理上的不足。作为企业来讲,在消耗社会资源的同时,也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自己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管理部门,措施管理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虽然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条条款款对那些企业来讲犹如隔靴搔痒,根本没有击中他们的痛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罚款,无论是对“残土车”的车主,还是施工单位,不会有任何震慑力和威胁。处罚成本不高,企业根本不在乎。
由莉颖表示,疯狂“残土车”充其量可称之为顽疾,却不是癌症,并非不能治愈。普通的百姓如果仔细思考都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更何况是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管理部门?说到根本就是管理不到位,“手太软”,治理“残土车”须用重典。“残土车”肇事后,不能只追究司机一人的责任,车主、公司、施工单位都应承担相应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同时层层处以重罚,直至责令工地停工整顿。如此管理,肯定能治愈“残土车”的疯狂!以全国上下开展的打击醉酒驾车为例,相关部门真抓实管,酒后驾车明显减少,整治“残土车”是同样的道理。
哈尔滨市一位退休大学教师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他最近看到多起“残土车”伤人的报道,这让他对“残土车”感到害怕的同时,还对管理部门的信任产生了动摇。今年,是哈市“项目建设提速年”,“残土车”本该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助力器,如今却成了城市黑夜第一“杀手”。作为政府和管理部门,在为城市发展服务的同时,更应该承担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