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道外区,有市民带着手头攒的废品走几条街,找回收站卖废品。倪文凤 摄
东北网8月10日讯 取缔无照废品站、建绿色废品回收亭,是我市应对废品站迁出二环的一项措施。然而,市供销社先期在南岗区花园街道办事处建的4个绿色回收亭,投入使用仅20天就被迫关门歇业。废品量大、无处堆放、样板大院又现脏乱———新开张的绿色回收亭出现的系列问题令管理者们措手不及。
据了解,今年7月初,我市开展取缔无照废品站全城专项行动,随着废品站一个个迁出二环,绿色回收亭将取而代之。据哈尔滨物资回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清海介绍,我市计划3年至5年内建设1200个社区绿色回收亭(站),回收亭占地不少于15平方米,可与社区庭院景观融为一体。对此,市供销社先期在南岗区花园街道办事处建了4个样板绿色回收亭,然而仅仅过了20天,刚刚投入使用的这4个回收亭就关门大吉。
什么原因?据繁荣社区马书记介绍,建在该社区的绿色回收亭投入使用不到20天,就暴露出系列问题:上这儿来卖废品的多半是“破烂王”,由于无人监管,他们仍以敲破桶流动收购为业,因无废品站转销,便把废品卖到回收亭。一传俩、俩传仨,每天有许多“破烂王”往回收亭送废品,回收亭回收的废品数量屡创新高,因品种繁多、自身地方有限,不得不到处堆放,一时间原本的样板大院地面油污、废品遍地,环境脏乱。而真正卖废品的居民却仅占少数。居民们对根本未与整洁的庭院景观融为一体的回收亭意见大,所以被迫歇业。
就此,市城管办也紧急要求,回收亭暂时停用,禁止二次污染。现在多个部门正紧锣密鼓地研究管理措施,根据出现的实际问题,制定出台相应的具体细则:考虑回收亭应配备几名收购人员、提供的服务、限定收购时间及限定收购品种等。
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行动,一方面是被迁出的废品站回潮反弹;一方面是居民手中的废品堆积如山,一方面是新建的样板绿色回收亭被迫歇业———难怪市民质疑:整个行动准备是否充分?衔接是否及时?是否缺乏缜密步骤?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