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8月10日佳木斯市消息(南海网特派记者高鹏)8月10日,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市孙喆市长向采访团详细介绍了佳木斯市的地理环境、人文积淀、社会发展等,让采访团全方位了解佳木斯市。
佳木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文积淀浑厚璀璨
佳木斯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华夏东极。与周边资源性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区域综合性城市和唯一城市群中心。佳木斯市现辖两个县级市(富锦、同江)、四县(桦南、桦川、汤原、抚远)、四区(前进、向阳、东风、郊区)。境内国境线总长382公里,省属21个大型国营农场、2个劳改农场、2个森工林业局。总人口252万,幅员面积3.27万平方公里。境内有35个民族,全国六少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集地大部分在佳木斯境内。
佳木斯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是肃慎之国、挹娄古都、五国盛地、满族故乡。佳木斯是抗日联军的发祥地和主要根据地之一,抗联11个军中有8个军曾在这片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成为巩固的东北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续写了青春和奋斗的壮丽诗篇。
佳木斯市产业基础坚实,自然禀赋和区位优越
佳木斯是三江平原的主体,行政区内耕地面积超过27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七分之一,粮食总量占全省五分之一,商品量占全省四分之一。佳木斯市属耕地面积1884万亩,约占三江平原面积的30%。2009年粮食总产95.22亿斤,商品率在80%以上。佳木斯市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为扎实,特别是装备制造产业和技术实力十分雄厚,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江湿地、洪河湿地被列为世界湿地保护名录,三江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第三名。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是独具北国特色的原始红松母树林保护区。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休闲游、边境购物游、生态游、界江游别具一格。
佳木斯市作为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沿边开放带两大经济板块的核心,周围遍布大煤矿、大林场、大农场,经济区人口近1000万。拥有5个国家一类水陆口岸,两个公路口岸,一个航空口岸,具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
佳木斯市内水利、风力、土地、太阳能等能源和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达到1480立方米以上;风电优势明显,已规划风电项目65个,装机容量540万千瓦,到2010年底,风电装机将突破100万千瓦,继续保持黑龙江省风电第一大市的地位;境内有大小河流118条,其中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年径流总量达到3500亿立方米,目前仅利用3‰,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佳木斯市未利用地总面积为1717万亩,“十一五”期间非农建设用地指标达到7050公顷。
改革开放以来,佳木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009年,佳木斯市GDP实现4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9.6%。2010年上半年GDP完成167亿元,增幅在黑龙江省排第四位。2010年上半年完成32条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征地拆迁,开工建设道路28条,3座立交桥改造竣工通车,滨水景观工程全面铺开,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速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