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37期
2010-08-11 15:29: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道外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探索“四种帮扶模式”

着力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道外区现有生活困难党员979人,占全区党员总数的4%。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道外区针对辖区内困难党员存在思想困惑、生活困难、创业无助、缺乏就业技能等实际问题,按照“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出台了《道外区关于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推动、组织联动、党员互动,实施思想疏导、结对互助、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四种帮扶方式,初步建立起生活困难党员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访、贫时有人帮、老时有人助的工作机制,较好解决了困难党员的实际问题。

  1、知情贴心、理顺情绪,探索建立生活困难党员精神慰藉的有效途径。采取定期走访、开门接待、谈心谈话、示范引导和热线倾诉等方法,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化解内心矛盾,树立生活勇气和信心。大有坊街工委设“一站、五室、一热线”,即服务接待站,党员志愿者服务室、电教室、阅览室、谈心谈话室、文化活动室和服务热线,现已成为生活困难、孤独无助的党员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党员温馨之家。滨江街工委设立了党员义务调解员、关爱热线、爱心门铃和聊天室。老党员杨玉环因家庭矛盾被儿子儿媳起诉,找到社区求助,党员义务调解员经多次劝解,儿子儿媳主动向老人承认了错误,全家又和睦相处。哈一机社区党委设立值班书记,成立了党员贴心服务队,为有思想困惑的党员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大兴街道针对地区一些退休老党员有稳定的收入,文化需求大于物质需求的实际,在老党员中成立了社区共产党员合唱团,定期组织广场演出,既丰富了老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相互沟通交流、调解矛盾的平台。截止目前,通过思想疏导,已化解党员群众思想困惑120余件。

  2、定向服务、有求必应,探索建立生活困难党员结对互助的有效途径。依托党员义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爱心超市、党员先锋岗等载体,采取主动选对、组织定对、自愿结对等方式,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与生活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586对,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帮扶目标、建立帮扶档案。实行了“五必访”制度,即生活困难党员生病住院必访、思想波动时必访、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无故不交党费或不参加组织生活必访、重大节日或生日必访。民主乡、靖宇、火车头等20余个党(工)委通过“党员先锋岗”与生活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并建立了困难党员无偿代办制度,为生活困难党员提供谈心聊天、请医买药、代买果菜、接送孩子、做家务等服务。东莱街工委创办了都市零距离党员爱心超市,已与辖区20名生活困难党员结成长期帮扶对子,累计收到各级党组织、知名企业和社会各界党员群众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0余万元,受助1560余人次。南直街工委84岁的李淑芹是孤寡老党员,体弱多病、房屋破旧、生活困难,社区党支部成员与老人结成对子,解决了老人的住房、生活、就医等难题。特别是在老人得重病期间,支部成员不分昼夜轮流守在身边,直到痊愈。《生活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3、主动协调、重点扶助,探索建立生活困难党员政策扶持的有效途径。道外区在全区街道(乡镇)成立了23个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全覆盖的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网络,帮助生活困难的党员申请办理低保、医疗、失业、养老、教育、住房、司法等各项社会保障福利,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难题。采取“财政扶持、党费划拨、党组织和党员捐赠、社会各界赞助”等办法,探索建立了多渠道、全方位、经常性的资金筹措机制。利用帮助申请小额贷款和财政贴息贷款等办法,为那些有脱贫愿望和信心、具备创业条件、因缺少资金而无法起步的贫困党员解决资金问题,增强生活困难党员的“造血”能力。民主乡党委通过建立生活困难党员爱心基金,现已累计筹措基金10万余元,发到生活困难党员手中6万余元,受助生活困难党员25人。目前,全区为老党员免费体检280余人次,提供司法援助23人,在拆迁、子女上学等方面减免费用2万余元,切实解决了生活困难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4、扶贫扶志、自立自强,探索建立生活困难党员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道外区成立了由区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全区生活困难党员帮扶组织协调机构。区委充分发挥这些职能部门优势,建立了党员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制度,整合和发挥区域内党校、市民学校、劳动就业培训和职教部门等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强化了对生活困难党员的技能扶持。对农村生活困难党员,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发动种养殖党员大户进行结对帮扶,提高生活困难党员的致富技能。对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创业和再就业的本领。目前,道外区已举办编织、计算机、烹饪、美容美发等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党员270余人次。各党员服务中心还与街道劳动保障站共同开展了生活困难党员就业招聘大集活动,为党员群众现场指导就业,提供就业岗位129个。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