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开放公园管理遭遇“三难”:缺少资金维持难等
2010-09-02 14:16:0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许龙斌 王 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日讯 1日,媒体《谁让开放公园变这么脏乱?》一文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公园管理者表示对公园内存在的不良现象积极进行改正,同时也道出了开放式公园普遍存在的管理难、执法难、维持难等问题。对此,市民和专家们建议,提高市民素质,应科学引进社会力量协助公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唤起市民爱惜公共设施的责任感。

  六公园取缔不良现象

  昨天,本报对靖宇、兆麟、建国、清滨、太平和古梨园等开放公园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进行了报道。文章见报后,引起了市城市绿化办和各公园管理办的高度重视,当天便对问题进行了积极整改。

  据兆麟公园白书记讲,该园人工湖被污染和摆放售药摊床的现象被曝光后,园内全体管理人员对人工湖和园内卫生进行了清理,对园内外摆放的摊床全部取缔,同时维修地下电缆,本月中旬公园晚间恢复照明;针对赌博成风现象,建国公园张主任讲,园内退休老人扎堆打扑克,时间长了就变成了赌博,警方也多次来此取缔,为了彻底清理这些赌局,公园将与辖区派出所协商,派驻民警配合公园管理;清滨公园内设售药摊被报道后,公园立即将该摊床进行了取缔,公园李主任告诉记者,公园开放后游人增多,变成了商贩们的“黄金地段”,但却使公园秩序混乱。为保证园区环境,该园保证拒绝一切商贩,游人们可不受任何打扰地游园。

  “三难”阻碍公园发展

  据了解,2008年8月,哈尔滨市正式实施的《哈尔滨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规定,公园所在地的公安部门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公园的日常治安管理,及时制止、查处公园内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实施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然而,由于管罚分离取证难、有法可依执行难等问题,使得该《办法》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据市城市绿化办风景管理处马副处长介绍,管理人员没有处罚权,管理手段只能是劝阻,还经常遇到“起哄”、“打抱不平”现象;遇到劝阻无效影响恶劣的行为,管理人员通知公安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可等执法人员来了,这些人却走了,这种管罚分离使得执法难度很大;此外,大多开放公园都靠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两种办法维持管理,可经常遭遇到维护资金短缺,难免会出现清扫不到位、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只好以出租场地等形式自给自足。

  引进力量减少成本

  据了解,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大部分公园、广场、甚至是私人博物馆和陈列馆都是免费开放的,公共设施很少受到人为破坏。日本的《城市公园法》规定“城市公园设置与管理所需费用,属于地方公共团体设立的公园,由该地方公共团体负担,属于国家设立的城市公园,由国家负担”。

  业内人士讲,公园免票开放是社会的一种发展方向,免费开放公园对市民素质是个挑战,对公园的管理也是一种挑战,在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公园自身的特点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现时政府对公园管理所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免费开放后的管理问题需要科学对待,除了管理部门加大对公园秩序的集中整治外,还可以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园管理,如通过绿地认养、竞拍命名权等筹集社会资金方式,让公园减轻管理成本,唤起市民爱惜公共设施的责任感。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