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75岁学生写诗谢84岁恩师 相距千里相识60载
2010-09-10 10:51:29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黄彬亚正在看学生童汉玉的诗集。

  教师节来临之际,哈尔滨市84岁的老教师黄彬亚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75岁学生童汉玉的诗集,诗集第一页就是童汉玉写给老师的诗《师恩永念》:“别梦依稀六十年前,老师风华正茂创业松花江畔,献身教育事业奋战几十年,扶植栽培桃李满园……”

  60多年前,黄彬亚和童汉玉是师生,经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现在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他们的师生情谊却历久弥新。

  75岁学生:找了老师40多年

  “尽管我已经近半个世纪没有见到老师了,但是这种感情无论相距多远、相隔多久都无法磨灭。这些年,我找了老师很多次,这次终于找到了。”9日,住在沈阳的童汉玉在电话中向记者讲述了他对启蒙老师的感恩之情,以及他多年的寻师经历,讲到激动处,童汉玉一度哽咽。

  童汉玉说,自从1966年和老师失去联系后,他回过哈市好几次,也去过老师住过的村子和工作过的地方,但是因为黄老师的工作调动频繁,他始终没有找到黄老师。“没有找到老师,一直是我的遗憾,这次我动员了所有在哈市的亲属帮我找黄老师,最后弟弟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道外区教育系统的老人,辗转联系到了黄老师。”


 

  84岁老师:他很像“潘冬子”

  9日上午,在黄彬亚老师位于哈市南岗区宣庆小区的家中,白发苍苍的黄老师一边翻看着学生寄来的诗集,一边徐徐地讲述60多年前的往事:“那还是1947年,我被分到程家岗小学当教导主任,当时学校里有个很出色的孩子,他就是童汉玉。当时他上四年级,因为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他的成绩并不怎么好,但他特别有灵气,也特别正直,很像《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他也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黄彬亚说,他发现童汉玉对知识充满了渴求,于是开始每天早晚给童汉玉补课,童汉玉也特别能吃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把所有的课程都补上了。

  “那时候在农村生活,每天要打柴烧火,后来我家里每天都多出来一部分柴火,我调查了很长时间才发现,是童汉玉偷偷打柴放到我家,那孩子特别懂事。”虽然多年未见,但黄彬亚还记得,童汉玉读到五年级下半年时,他给童汉玉的父母提了一个建议:把童汉玉送到城里的学校读书、考初中。童家人接受了黄老师的建议,把童汉玉送到了顾乡小学,后来童汉玉顺利考上初中,并于1950年参军入伍。

  共同心愿:早日再见面

  童汉玉入伍后,也曾经与黄老师失去联系,直到1961年,已经是连长的童汉玉回到哈尔滨,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再次见到黄老师。此后几年,师生二人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但是好景不长,1966年他们两人再次失去联系,此后再也没有见过面。

  转眼40多年过去了,黄老师早已离休在家,而童汉玉也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改变了他的命运的恩师,“如果不是黄老师一直帮我补课,还让家人把我送到市里读书,我不可能有今天,他改变了我的命运。这些年,我经常想起他,想起我的引路人。”童汉玉满怀感激地说。

  终于找到了黄老师,童汉玉首先给老师寄来了记录他多年成长和生活经历的诗集,向老师汇报自己这些年的生活点滴。童汉玉说:“我很快就会回哈尔滨,回去看看我的启蒙恩师。”而84岁高龄的黄彬亚也在热切地盼望着与学生童汉玉再见面的那一天。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