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五心”传递爱的誓言——记特殊儿童教育教师
2010-09-10 19:53:48 来源:东北网  作者:魏然 王蕊 吴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老师耐心对患儿进行教育训练。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老师在为孩子做语言训练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老师们制作教育训练教具。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东北网9月10日讯(魏然 见习记者 王蕊 吴萌)他们毕业于师范院校,他们没有选择在寂静课堂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却宁愿在医院为特殊儿童进行语言认知康复教育训练。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语言认知教育训练中心,体会特殊儿童教育教师的心路历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医疗救治能力提高以及高危儿的增多,出现了很多“问题儿童”,如自闭症、言语及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与注意力缺陷儿童等。作为黑龙江省医疗机构从事儿童发育障碍及行为问题儿童的咨询、评估、训练等医疗与教育密切结合的专业训练基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语言认知教育训练中心的教师主要负责培养“问题儿童”,使她们能够学会生存,以最佳状态融入社会。如何训练和教育这些孩子说话、走路、理解问题、认知事物,达到正常化。这是一项艰辛和万苦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工作,然而这些普通的身影,却在坚持不懈地做着最不平凡的事,默默地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的世界。

  史文红:“五心”传递爱的誓言

  史文红,上海师范大学言语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做了十余年的幼儿教育工作,1997年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开始从事特殊的医疗康复教育训练工作,目前是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语言认知教育训练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和孩子们打交道。

  3岁的然然(化名)是一名自闭症儿童。此前,不管史文红怎样引导,怎样拿玩具逗他玩,然然都不为所动,只是默不作声地低着头。为了能让小然然开口说话,史文红每天坚持和然然在一起的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耐心地教然然读词语。功夫不负有心人,20多天过去了,当史文红在教然然读到“妈妈”一词时,然然突然抬起头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史文红愣了足足有半分钟,眼中涌出了喜悦的泪水。在语言训练室外然然的妈妈激动得冲进来,和史文红相拥而泣。在继续接受了半年的语言康复训练,然然已经能够说短句,听懂简单的指令,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

  有人说,史文红不够时髦,因为她无法化妆,孩子需要亲吻她的脸;她无法穿新衣服,因为孩子的呕吐每天洒满她全身。她的脸上和身上经常是伤疤,但她决不会让家长去制止孩子的行为,坚持不懈用心与孩子们沟通。为语言和认知有障碍的孩子教授知识的同时,将医疗、康复训练以及语言、认知教育等结合起来,用悉心、尽心、精心、耐心、同情心,认真教育训练每一个孩子。


 

  黄美玲:每一个孩子都是微笑天使

  黄美玲也是一名普通的培训老师,每天接触的都是0-12个月大的婴幼儿,正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黄美玲始终坚信,播撒爱心是从事这份工作最基本的条件,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在对她们的训练中,她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坚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课后认真做好课程记录,及时把孩子每节课的进步反馈给家长以及做好家庭指导工作。

  宝宝(化名)是一个运动发育迟滞的孩子,由于运动神经发育落后导致孩子身体协调性极差,眼看快1岁半了,宝宝还不能够独立坐立、主动抓握玩具,认知理解与表达能力也相当较弱。对于宝宝这种情况,她在坚持日常的训练之余,更多的给予孩子感知觉的刺激,通过各种灯光、声音对孩子的触觉、本体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减低儿童焦虑不安的情绪,帮助宝宝松弛身心、稳定情绪,并学习所需要的技能。前3节课宝宝的进步很不明显,家长经常变得急躁,开始自责。看着家长在一旁唉声叹气、悄悄落泪,黄美玲老师考虑过后,又根据宝宝的情况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每天都坚持对宝宝进行训练。终于第5节课宝宝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开始用一只手主动拿头上悬挂的玩具,第6节课宝宝能够双手去抓握头上方悬挂的玩具,第8节课宝宝能够手拿小沙锤上下摇动,眼睛能够很快的跟随灯光转动。看到宝宝的这些进步,宝宝爸爸顿时激动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不断地感谢黄美玲。

  黄美玲在大学期间曾学习的是心理咨询专业。有很多人问她年纪轻轻为什么偏要选择这样的职业,每天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或是弄得满身口水,或是遇到哪个孩子随便拉尿。但她对这份特殊的职业有这特殊的感情,每天上班都是最快乐的事情,她认为,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微笑天使,他们有一颗最纯洁的心,与她们在一起才能感受到那份快乐。

  吕起: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在培训中心,有一位叫吕起的言语老师,是一个典型的东北男人,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但是,谁会想到他每次都非常有耐心地与家长交流,抱着孩子在做发音训练,还时不时的为孩子擦试口水,谁会想到他已经为300多个不会说话和言语障碍的孩子建立了正常交流意识或改善发音障碍了呢。

  “做这行压力很大,一个男老师来做,压力就会更大,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是很难走完这段艰辛旅程的。”该中心史文红主任说。

  师范大学毕业后,吕起没有走进中学当老师,而是选择这群特殊的孩子。家里人都不能理解他,一个大男人不去做点别的事,而是像幼儿园里阿姨一样天天哄小孩子,还是教一些存在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的孩子,于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劝他不要做这行,他就是不同意。

  吕起为了使自己不光只会教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还能够教更多类型的有语言障碍问题的孩子,他自费回到大学里学习,每天都是最后一个走,连看门的大爷都被感动了,什么时候学完,大爷就什么时候锁门。今年七月份,迎来了吕起人生一件大事——结婚,可是,就在准新娘和家人忙的不可开胶的时候,准新郎不见了踪影,打电话之后才知道他又到单位去上班了。因为有很多的患儿需要训练,他不能放弃这些孩子。这是他常和准新娘说的一句话。终于熬到周末,准新娘本以为两个人会去筹备婚礼所需的东西,但是吕起要不就是在家里写教学计划,要不就是一到商场里,就去看一些有没有能给孩子用的教具,每次他们都会因为这些不欢而散。有几次准新娘对他生气的吼道:“我们不要结婚了,你去和你的那些孩子结婚吧!”可在准新娘的心里,早就被他的这份责任心感动了!苦尽甘来,吕起对自闭症、脑瘫、聋哑、腭裂、语言迟缓等孩子进行更科学、更专业的语言训练,使很多孩子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的家庭也有了欢声笑语。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