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9日讯 居住在某小区的一位市民反映,前几天她家楼上的房子跑水,从六楼一直淹到一楼,本来找到房主开门马上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由于是空置房,物业联系不到房主,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近来,空置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地网友“晒黑灯照”、“查水电表”,在哈尔滨论坛,一个楼仅亮三四个窗户的照片也赫然在目。的确,在我们身边,因各种原因出现的空置房的确不少。空置房大量出现,一个新问题也引起我们的关注。长期空置的房屋怎么办?
【现象:都算空置房,“处境”各不同】
豪宅价高和寡
“空置房”静待买主
记者来到开发区的某高档楼盘,尽管该楼盘早在10年前就已进户,但直到现在,还有十几套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豪宅没有售出。记者跟随售楼员走进样板间发现,由于装修时间过长,壁纸、家具、窗帘上不同程度地落有灰尘,房子的墙壁和地面已经隐约透出一股霉味。记者问,“这么大的房子就一直空着吗?”售楼员见怪不怪地说,“那还出租啊?老板又不差这点钱。再说,就这么空着也升值,房价不是一直在涨吗?”“空着的房子有人管吗?”“我们售楼处拿着钥匙,有客户看房就过来看一下。水电都没开。”空置豪宅虽然价高和寡,但却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态度,为了利润最大化,坚定地走在“空置”的道路上。
投资多套房产
空置房准备出租
记者在一家中介遇到了吴先生,他准备出租自己手中的3套空置房。吴先生做建筑工程,这些年除了工程欠款顶账,自己也买,手中攒了好几套房子。虽然房价飞涨,吴先生尝到了投资的甜头,但管理这几套房产也成了吴先生的一大烦恼。“要找个好租户也挺难,有时候一套房子看十多次也租不出去。这样就只好空着了。”吴先生说。吴先生这次挂出来出租的房子,最长的一套已经空了1个多月。
空巢老人出国
空置房“被委托”
记者的一位朋友前几年出国,在国外结婚生子。由于是独生女,她的父母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朋友生孩子后,邀请父母前去帮助照顾,心疼女儿的老两口毅然决定出国,可哈尔滨精心装修、温馨舒适的“老窝”却成了烫手的山芋。卖吧,将来兴许还回来;出租吧,不舍得。幸好老两口平日里和邻居处得好,就委托邻居隔三差五去浇浇花、通通风。
候鸟老人北飞
“空置房”成为心病
哈尔滨的赵老先生于2006年在三亚买了一套房子,此后他和老伴过上了幸福的“候鸟”生活,每年11月从东北飞到海口避寒,等春暖花开的来年春天再回东北。每次回哈,赵老先生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海南的房子。这套房子有半年是闲置的,由于没请到人帮忙照看,夏天在哈尔滨时他总担心。去年他回海南过冬,开门进屋一看,窗玻璃被打碎了一块,潮湿的空气进入房间,雪白的墙壁发了霉,墙上挂的画都长黑斑了,让他很是心疼。跨地域的养老方式,催生了新的空置房大军。
【对策:怎样面对空置房?】
代管空置房,“空置房管家”应运而生
网友“一地黄花”发帖:“我要在长假出游,有能提供房屋代管的嘛?具体费用请电话联系。”
对于“房产代管”,业内人士说,如果有正规的公司经营,相信会大有市场。在杭州,一些家政公司等专业性公司已经参与到了这项新兴产业中来,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长假期间生意十分火爆。“大多数客户是因为假期外出旅游或出差等原因房屋空置,代管天数在10天以上,我们按代管天数收费。我们拥有自己的会员,可提供优惠服务措施。”记者了解到,这个新兴产业为都市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预料不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当付费托管的房屋在照看期间遭窃、失火,损失和赔偿责任该如何计算。
多重政策打压,让空置房无法“生存”
房屋闲置现象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但是,世界各国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在荷兰,法律规定,如果一套住房空置一年以上,“不速之客”就可以入住,除非空置房业主能证明其住房的闲置时间还未超过12个月,否则,房主就必须在政府的协调下无偿提供这些住房;在瑞典,政府甚至直接将无人居住的住房推倒;在德国,业主必须使空房得到重新利用,在房屋闲置率超过10%的市镇,当地政府还会推倒那些无法出租的住房;在法国,房屋闲置的第一年,业主必须缴纳的罚金为房款的10%,第二年为12.5%,第三年为15%,以此类推;在丹麦,政府则在50多年前就开始对那些闲置6周以上房屋的所有者进行罚款。不仅欧洲,美国也对闲置房毫不客气。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些地区,甚至有业主出钱让人居住其房屋,以逃避因房屋闲置而面临的处罚。此外,美国的克利夫兰和巴尔的摩等城市与德国和瑞典一样,也将空置房推倒。这些国家以如此严厉的政策对待空置房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为了使有限的住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二是为了打击房屋囤积,抑制投机炒作,平抑房价;三是为了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