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讯 据哈尔滨市民政部门统计,哈市今年离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记者了解到,哈市离婚人数之所以在逐年增加,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房产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今年哈市部分银行上调了购买二套住房的贷款利率,导致哈市离婚出现了“井喷”。
假离婚
可省10万利息
近日,记者来到哈市各区的离婚登记处看到,窗口前平均都有近10对准备离婚的夫妇等候。记者在道里区看到,一对夫妇离婚后,马上去开“单身证明”,然后二人手拉着手,有说有笑地走了出去。工作人员说,以前婚姻登记处门可罗雀,现在他们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前离婚的夫妇都是伤心着走出去的,现在很多人都是有说有笑地走出去的,一看就是假离婚。
张斌今年38岁,在一家企业工作。他和妻子结婚近10年,有一个8岁的儿子。今年4月份,他们看好了一套总价50万元的房子,于是,二人准备拿出手中15万元的积蓄,再贷款35万元买下这套房子。然而就在夫妻准备买房时,房产新政出台,银行规定二套房贷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他们夫妻目前已有一套房子,如果再次购买房产,正好属于二套住房。这样计算,如果是首套房,首付3成15万元,贷款35万元。按期限20年8折利率计算,每月还贷2200余元,总利息为19.2万余元;如果是二套房,同样是贷款35万元,总利息将增加为27.7万余元。就算首付5成,贷款25万元,20年下来也要还利息19.8万元。利率上涨后,他们要多花近10万元的利息。
张斌说,二套房是“认户不认人”,只要离婚后没有房产,以前没贷过款,就算首套房。于是,夫妻两人先协议离婚,将房产划归张斌所有。然后由妻子购买二套住房。现在张斌已经成功地买下了看好的房子,并且在近日和妻子办理了复婚手续。
假戏真唱婚难复
记者从离婚登记处了解到,因为购买房子假离婚,然后假戏真唱的夫妻也是大有人在。
李某也是今年办的假离婚。他和妻子结婚不到5年,一直没有孩子。离婚的时候,他和妻子商量将原来的房产产权归妻子所有,然后自己去买二套住房。由于房屋中介公司的拖沓,他们的二套住房贷款办了3个多月。
就在办理二套房子贷款的时候,李某的妻子说,现在的房价涨得很快,打算把原有的房子卖了,再贷款买两套房子。一套房子用妻子的名义买,一套房子以妻子在外地父母的名义买,这样也可把父母的户口迁到哈市。可是李某说,自己的父母也在外地,想以他的父母名义购买房子,而且第一套房子自己家出的钱多。二人开始还是商量,后来就都觉得对方藏有私心,想把房子据为己有。
后来,李某的妻子干脆没和他商量,直接把房子卖了,用自己父母的名义买了一套房子。李某一气之下向妻子讨要第一套房子他家出的那些钱。就这样,二人的感情开始破裂。再复婚已成了不可能。
假离婚有风险
用假离婚规避房贷新政是否真的可行?哈市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分析,假离婚首先损失姻缘。在法律上婚姻是自由的,即使夫妻双方为各种目的而离婚,其离婚的意思表示也是真实存在,受法律保护。夫妻双方一旦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后,婚姻关系就已解除,再无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可言。是否复婚,均由当事双方自愿决定。如果在假离婚期间一方变心,另一方不可能以当时意思表示虚假提出反对。到时如果假戏真做,后悔晚矣。
其次假离婚损失财产。为消除房产记录,假离婚双方往往会协议将房产、钱财划归一方所有。因另一方当事人往往无法举证否定协议的效力,在离婚后,拥有财产的一方变心或将财产出卖,另一方无法要求偿还、索赔。根据法律的规定,在离婚后复婚,结婚前双方各自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拥有房产的一方不同意变更登记,另一方只能吃哑巴亏。
假离婚还损失信誉。有的夫妻会想到在离婚时写上另一份协议,来规避以上变故。但如果将这份协议拿出,正好佐证了为规避房贷政策假离婚的行为。这种方式,在法律上不受保护。一旦有关部门发现购房人是假离婚,享有的一套房优惠将取消,仍按相关贷款政策执行。这样,购房者不仅要补齐欠缴费用,还会在信用上大打折扣,没准银行就不批准贷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