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埃德蒙顿路楼体美化三年修三次 市民:好事但不能总扰民
2010-10-11 10:31:5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高虹 杨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1日讯 近日,哈市道里区埃德蒙顿路上多栋居民楼都在进行楼体立面美化工程,楼内居民和商家也在着手准备“配套工作”:商家拿出了早已备好的“正常营业”条幅,居民们也已联系好钟点工等待工程结束后进行大扫除。而住在此处的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疑问:埃德蒙顿路虽属城市“迎宾路”,但一年一次的美化工程,总让人觉得有些扰民和浪费。“有关部门就不能提前规划,保证施工质量,少折腾几次吗?”

  10日,记者在道里区埃德蒙顿路与乡政街交叉口路段看到,埃德蒙顿路两侧的临街楼房都在进行楼体装饰美化。一栋栋楼房的外墙上都搭着脚手架,从一楼直到顶楼,整个楼面已被绿色的施工保护网遮盖住。居民家的窗户完全被遮盖在里面,远望去,整条街道两侧的建筑都变成了一堵堵绿色大墙。

  在这些延伸出去的“绿色大墙”上,最扎眼的就是一块块红底黄字的条幅。记者发现条幅分为两类,一类挂在高处,是施工单位的宣传标语,“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方便,施工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等口号;还有一类条幅挂在低处,是临街商家的临时招牌,几乎是统一的格式和语句,“XX饭店正常营业”、“XX商店正常营业”。

  埃德蒙顿路58号一家商服的经营者说,这条景观大道,最近两年已整修过两三次了。这种楼体装饰施工,在这些经营者的眼里已是年年都要弄的“老项目”了。他说,“门口挂的‘正常营业’条幅,还是2008年楼面装修时,我们几家业主统一做的呢。年年这么修,条幅我们都没扔,倒是年年都能用。”与该商服紧邻的是一家仓买店,店主告诉记者,今年的楼体美化工程是2008年以来的第三次整修,“每年都是八九月份动工,工期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这里的墙面年年都变个样,前年是黄白相间的楼面,去年加装了各种彩灯,今年据说又要改成灰色楼体,房顶也要变成坡形,还要把居民家的窗户全部换成塑钢的。“前年整修的时候,说是百年大计,可怎么年年都修呢?”

  记者走访了多家一楼门市业主和部分楼上居民,大家都表示,楼体美化的确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住环境的好事,施工期间,生意和居民生活受些影响;施工完毕,居民们收拾一下自家卫生,这些百姓都能理解。但是,年年这样弄,就让人有点闹心和心疼了。据了解,从2004年5月开始,根据《哈尔滨市2004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城乡路和埃德蒙顿路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2005年,有关部门又要求对经纬二道街、新阳路、埃德蒙顿路、城乡路等街路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要求对街路两侧楼体进行修整、清洗、粉刷或者油饰。此后的2008年和2009年,作为从机场进入哈市主城区的干道——埃德蒙顿路再次接受了一系列的综合整治。两年里,沿街楼体的立面分别进行了两次粉刷。今年,为将埃德蒙顿路、城乡路打造成“迎宾景观大道”,从3月10日起,相关部门又开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除对机场迎宾路沿线的棚户区进行拆迁外,取消了迎宾景观大道现有分车带,新建3处街头休闲广场。同时,对两侧拆迁范围以外的46栋楼体再次进行整饰、粉刷、清洗。

  对此,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认为,埃德蒙顿路是由机场进入城区的主干道,对其进行环境整治固然重要。但3年美化3次楼体,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加大了公共财政的开销。另外,楼体立面美化工程也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从长远角度考虑,对埃德蒙顿路的环境、楼体改造等做整体规划,保证施工质量,以避免公共资源浪费。”

  据记者了解,国内很多城市都曾对居民楼体立面进行美化粉饰,但都不约而同地对粉饰材料、粉饰效果保持时间做了要求。如此既保证了城市市容的美观,同时避免了重复美化引发的资源浪费。长春市在2007年对市区内27条街路上的楼体进行立面美化,据该市市容管理部门介绍,由于涂料全部采用国际认可的环保型涂料,漆面效果可保持5至8年。如果达不到效果,市容部门将追究施工单位责任。大连市沙河口区政府在对全区十余条迎宾线路和主干道上的65栋破旧楼体进行统一粉饰时,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要求根据楼体的不同位置、不同状况,按照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原则,设计出不同风格和色泽的粉饰方案,并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楼体粉饰效果3年不褪色。沈阳市对64条主要街路的楼体立面进行粉饰时明确要求,重点街路美化工程要保证工程5年不起皮。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