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萧条印度街首次大修 6年来整体环境愈来愈差
2010-10-11 10:38: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1日讯 日前,有读者反映,哈市南岗区的印度风情街上贴出通知,称“因印度街多年失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将于10月1日至20日进行维修”,附近居民纷纷质疑“当年重点建设的风情街,怎么才过五六年就不行了?”

  8日,记者来到位于人和街上的印度风情街,发现街道两端已围上了绿色防护网,有工人正在对印度街的玻璃棚顶及商户外墙进行冲洗,街道中间摆放着的空置摊床、风情街两侧的商铺有的写着“出租、出兑”,有的大门紧锁。

  记者在印度风情街的入口处看到了通知,上写着,“因印度街多年失修,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丧失使用功能(排水堵塞、冬季地面光滑、装饰石球脱落、顶层玻璃破损),给居民出入、商家经营带来诸多不便,经报请区政府批准于2010年10月1日至20日对印度街进行维修。”

  记者发现商家和居民对此次维修反应十分平淡。“反正修不修的生意都不好”,据一家还在经营中的商铺老板介绍,初建成时的印度风情街非常有特色,那时街上有印度风格的饭店、日用品店,还有一家非常出名的印度抛饼店,吸引了很多哈市及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但是现在连一家印度风格的店面都没有了,仅剩一些印度风格的建筑。住在人和街的居民刘大爷告诉记者,印度街改造之初真的很火,每晚都有印度歌舞等表演,还会播放印度电影,在风情街街口迎宾的是8位印度青年。而现在整条街上无一家店铺与印度有关,都是卖俄罗斯商品的小店及发型屋、宠物店。“现在外地游客来了,都问这里是‘俄罗斯风情街’还是‘印度风情街’”。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04年,哈市为提高城市街道文化品位,各区纷纷建立特色街。“印度街”的诞生是因为一位投资人曾去印度考察,那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随后,他滋生了在哈市建一个展示印度民族风情、增加中印商贸和文化交流平台的想法。建于2004年9月的印度街,曾是哈市一项重要的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哈市异域风情街建设的延续,该街全长271米,总体装饰风格为印度建筑风格,整体建筑以极富印度特色的火焰尖拱、大理石廊柱镂空雕刻组合而成。主要工程为阳光购物街区,道路工程5200平方米,店面改造42处。但近几年,由于后续建设和管理欠缺,印度风情街商铺开始改卖俄罗斯小商品,印度特色的东西越来越少,乃至绝迹,风情街内的商铺生意也十分萧条。

  记者随后采访了哈市秋林地区管理处的相关工作人员,据介绍,这是2004年以后印度街第一次大修,由于2004年印度风情街在初期建设时为了赶工期,仅用了40几天就竣工,所以遗留下了很多问题及安全隐患,这次维修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对印度风情街这条特色街路的安全性及美观性的考虑。在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印度街的问题主要在于定位和管理方面,简单的改造很难彻底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