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89期
2010-11-01 15:44: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平房区探索建立党群温馨小组搭建联系服务群众桥梁

  哈尔滨市平房区针对共建单位不断增加,社区党员队伍逐渐壮大的实际,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建立党群温馨小组,架起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组建党群温馨小组,构建全覆盖网络体系

  平房区下辖六个街道、两个乡镇,现有党员19676人,其中区属自管党员5789人。针对原有“一社区一支部”的组织设置已不能满足社区党员教育管理需要的实际,区委将拥有50名以上自管党员的社区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总支,按照地域划分为若干个楼院党支部,以各个楼道和每栋平房为单位组建了党群温馨小组。每个党群温馨小组设1名组长,单元内的所有党员,无论是直管党员、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员,还是流动党员,均为党群温馨小组成员,并负责联系单元内的居民户,全区形成了街工委——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党群温馨小组——居民,这样一个自上而下、层层链接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在社区党组织班子配备上,打破了以往全部由自管党员构成的方式,积极选聘驻区单位党员、驻区大厂离退休管理站党组织负责人和区属退休党员干部,不仅改善了社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而且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党群温馨小组成员设置上,结合每个楼道或每栋平房的实际,在党员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吸收社区居民中的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老工人等优秀分子担任小组长和成员,体现了“找优秀的人、做优秀的事”的工作理念,促进了党建工作向区域化融合互动发展。目前,全区已建立楼院党支部326个,组建党群温馨小组3244个。新伟街道已组建329个党群温馨小组,有党员423人,其中社区自管党员102名,区属在职党员80名,隶属于驻区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的退休党员241名,分别与全街6228户居民建立了联系,并与76个贫困户结成了重点帮扶对子,区域化全覆盖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二、开展党群温馨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群温馨小组建立后,平房区委在全区范围内发动社区党组织和党群温馨小组成员,带着党群温馨小组网络图、小组成员包保责任图、印有24小时党员热线服务电话的联系卡、《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和《致共产党员的一封信》,深入居民家中开展了大走访活动。经过3个多月的入户大走访,广泛宣传区委建立党群温馨小组的目的、意义,明确落实党员与居民户的包保关系,全面了解居民家庭情况和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区委的决策部署,及时反映民意诉求。党群温馨小组置身于群众之中,能够真实代表普通百姓的意愿诉求,为党和政府更及时、真切、详实地倾听百姓心声开通了最直接的信息通道,使社情民意有了最基层、最直接、最及时的表达渠道,为区委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新伟街道新牧社区整体拆迁是今年全区棚户区改造的第一战,为配合棚改拆迁部门如期完成预定的拆迁净地任务,街工委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群温馨小组作用,通过组织召开党群温馨小组培训会、编制《新伟街党群温馨小组工作手册》等形式,党群温馨小组向全体居民宣传讲解平房区建设哈南工业新城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国家棚改拆迁政策和区委补偿回迁办法,对百姓关心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使拥有1300多户居民的新牧社区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

  2、开展互帮互助,传递党的温暖。组织党群温馨小组利用包保责任网络,开展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活动,在全区形成了互爱、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新疆街道新谊社区残疾女孩李辉自幼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妈妈也是重度残疾人,全家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人做零工来维持。不久前,李辉的父亲双手、双脚溃烂,不能外出务工,甚至连衣服都洗不了。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党支部组织党群温馨小组成员自发捐款509元为他家购买了一台洗衣机,解决了他家的生活难题。新伟街公园社区80多岁的孤寡老人董去荣,无儿无女,党员季冰梅等4人组成了帮扶小组与老人建立帮扶关系,每周轮流给老人买一次菜送去,定期到老人家中收拾房间、陪老人聊天,从生活上给予照顾,精神上给予慰藉。目前,党员温馨小组成员已与贫困居民结成帮扶对子2660个,共为群众做好事实事6076件。

  3、改善生活环境,共建美好家园。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打破属地建管格局,借助“区厂联动、和谐共建”活动,与驻区单位联手改造公园、街路、居民庭院,先后建成平房公园、翠柳公园、航空生态园等一批开放式园林景观,改造旧式庭院300余个,建成精品庭院67个,绿化覆盖率达38.91%,区委发动党群温馨小组成员和社区志愿者,组建了社区党员义工服务队、党员特长服务队、社区艺术团等各类志愿者队伍100余支,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周六义务奉献日”、“党员义工服务日”等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建“党员楼道”51个,参与党员群众达2万多人次。

  4、维护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党群温馨小组积极担当起百姓利益维护者、居民环境守护人职责。保国街道前进里社区位于城郊结合部,为保证居民出入安全,社区党支部组织党群温馨小组成员和居民群众建立了社区治安巡逻队,每天义务在辖区内巡逻。社区党支部还积极与小区物业公司联系,在小区内各个角落安装了23个报警器,有效提高了小区的治安防范能力。友协街道双拥社区202楼党群温馨小组长王盛元是哈飞集团退休老党员,退休后主动担当起社区网吧义务监督员,每天坚持走访和监督社区内未年人上网情况,已挽救了多名青少年,他经常说:“我们的任务就是领‘迷路’的孩子回家”。

  5、调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生活中,每当邻里因生活琐事发生纠纷、居民家中产生矛盾时,党群温馨小组成员都主动登门调解,积极维护邻里和谐。新伟街道2202楼甲门11号居民因家中临时停水忘记关水笼头,导致楼下两户居民家中进水,造成一定程度损失,因赔偿问题双方发生了激烈争执,甚至提出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楼内党群温馨小组长知道后,千方百计帮助做工作,还主动陪同11号居民到受损失的两户居民家赔礼道歉,有效化解了居民矛盾。前段时间,平房村村民张凤成因家中房照丢失无法办理农业贷款。党员周洪福知道后,多次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村里开具证明,到房产部门补办房照,使张凤成顺利办理了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三、规范党群温馨网络运行机制,确保发挥作用

  覆盖全区的组织网络建立之后,平房区委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确保党群温馨小组网络体系有效发挥作用。

  1、建立工作制度。针对楼院党支部和党群温馨小组这一特殊组织形式,平房区委相继制定了《社区共驻共建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党群温馨小组工作职责》、《党群温馨小组学习培训制度》、《党群温馨小组议事规则》、《街工委党群温馨小组包保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使党群温馨小组开展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励党群温馨小组成员和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在社区形成奉献爱心、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在全区每个街道社区设立了“爱心储蓄银行”,把党员和志愿者奉献爱心、服务群众的行动记载下来,实现了党员作用“5+2”、“8+16”的全天候发挥。已有近5000名党员和志愿者参与了爱心银行储蓄,共计捐赠米、面、油及生活物品等8530件,存储资金63700余元,参与社区义工服务、清理环境卫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等精神储蓄折合工时6.13万小时。同时,从区财政拿出1个百分点设立党建基金,各基层党组织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建立了党建基金,专门用于奖励、慰问为发展做出贡献的党员和志愿者。

  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为及时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党员八小时之外在党群温馨小组发挥作用、参与社区建设情况,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平房区委自主研发设计了以党员库、党组织库、居民人口库“三库一网”为核心的“平房区党建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区党群温馨小组和党员、志愿者基本情况、落实包保责任情况、参与社区建设情况,通过党建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反馈,不仅方便了各级党组织全面了解党员八小时之外的表现,也使区委及时指导、检查、监督党群温馨小组工作情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