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90期
2010-11-01 15:44: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市项目党组织在实施全市发展战略中当先锋作表率

  哈尔滨市开展以“超越自我、达标晋位”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到项目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着力在重点项目上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极大地激发了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加快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紧紧围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

  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这一工作大局,把在重点项目上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新目标、新战略的切入点,紧密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扎实做好在全市重点项目上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及早部署。把建立健全项目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员作用作为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专门下发了《关于在重点项目上建立健全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要求有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单位和部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抓好项目党组织建设工作。同时,要以保障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加强舆论宣传,切实把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这一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上来。各地、各单位切实按照市委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立组织机构,设计活动载体,确保了项目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

  二是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各项目单位组织力量深入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一线进行深入调研,对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的党员干部原工作岗位、职务、年龄、专长、数量等实际状况,进行全面排查、统计摸底和梳理汇总,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为组建临时党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建委把建立健全项目党组织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对全委承担的3方面14个大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掌握了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全部施工人员特别是140多名党员干部的详细情况,并按照项目建设需求和党员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为建立项目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三是区分情况,抓好组建。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各地、各单位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迅速扎实地推进项目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建立临时党支部,50—100名党员之间的建立临时党总支,超过100名党员的建立临时党委。目前,全市159个重点项目已建立临时党委(组)7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152个,有党员2349人,基本实现了重点项目党组织机构的全覆盖。广大党员干部在项目党组织的带领下,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南岗区在哈西客站建设中,根据项目建设和党员队伍实际,在建设指挥部成立党组,由区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党组书记;在征仪路、长江路等15个重点项目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选派15名处级干部担任负责人,在项目党组织的带领下,工程一线的245名党员冲锋在前,敢打硬仗,保证了这些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紧紧围绕调动党员工作热情,构建约束激励机制

  为更好地服务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着眼于发挥项目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立健全项目一线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目标责任、跟踪考察等制度,初步形成了激励和约束党员的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在项目建设中勇创一流、争当先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坚持组建一个规范一个、发挥作用一个的原则,在做好重点项目建立党组织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配齐配强临时党组织班子,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各项目党组织都由项目牵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临时党组织书记,并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担任党组织委员。在建立起项目党组织后,将具体工作人员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全部迁到临时党组织管理,形成了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发展、教育、管理和考核党员的工作运行机制。道外区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每个项目都成立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任副总指挥的指挥部,并同步成立项目党组织,探索建立了指挥部、项目部、党支部“三位一体”的项目推进机制,取得了党建工作和项目建设的双赢。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实际和党员干部岗位分工特点,制定了不同岗位和党员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服务准则,推行了承诺制和公示制,对党员姓名、职务、职责等内容,公示上墙,并设置了“党员承诺监督意见箱”、“党员践诺进度表”等,自觉接受职工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这些举措使项目党组织和党员置身于全方位监督之下,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也加大对项目建设工作的巡视检查力度,有3名党员干部因在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哈南工业新城拆迁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将党员干部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明确职责、质量和完成时限,进行了公示,并采取倒排工期工作法和超常规措施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仅用25天就完成了平乐村一期征地30万平方米的工作任务,而且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重点项目建设,制定了党员考评办法,对每一名党员在项目建设中的现实表现、工作绩效、发挥作用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考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党员工作情况做出阶段性评定,在项目建设结束后,还要根据其整体表现情况作出综合鉴定,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今年,道外区棚改拆迁工作全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但在区棚改办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走家串户、苦口婆心做群众工作,热心接待群众上访,千方百计解决矛盾,确保了棚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区委对表现优异的4名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在全区树立了“正派政绩”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投身项目建设一线的工作积极性。

  三、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切实发挥项目党组织及广大党员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特别是项目建设需要,在项目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一是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当先锋。根据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在项目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积极出力献计,勇当先锋,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市水务局为加快推进“北国水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松北水系建设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领职工群众加班加点,连续奋战,饿了吃包方便面,困了就睡办公室。有的同志为了抢抓工期不辞辛苦,带病工作,有的同志孩子生病无暇顾及,有的同志腿摔伤了,拄着双拐仍然坚持在工作一线。这些党员干部用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保证了北国水城前期准备、立项可研、融资贷款等多项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市建委今年承担着14个大项目近千个单体工程80%以上的建设任务,其工程规模、投资规模创我市城建史之最。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年度建设任务,市建委在重点工程一线建立了1个临时党总支,8个临时党支部。在项目党组织的带领下,所有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节奏,不分昼夜,连续奋战,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在松浦跨江桥梁建设项目实施中,越江大桥指挥部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参建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量运用先进技术,攻克多项施工难题,先后取得了160米高主塔成功封顶,三环西桥80根桩基全部完成,主桥钢梁成功安装,主塔首组拉索成功安装等一个又一个工作新突破,为松浦大桥今年底建成通车、三环西桥加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表率。紧紧围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发挥项目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加速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道里区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结合“村民参与、村官考评”活动,成立了6大类35个项目型村党支部,各类项目型党支部(专业党小组)在抓好党员普遍教育的同时,采取专家授课、亲手实践、远程教育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学习,先后举办党员实用技术培训会100余次,培训党员群众6500余人次,解决种养技术难题70余件。项目型村党组织还通过推进村企联姻,开展村企共建,牢牢把握了村党支部在发展村优势产业项目上的主导权,全区省、市、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9个,带动了全区“菜、奶、菌、花”等项目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区农业“订单”面积达4万亩,保证了农民稳定增收。呼兰区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积极参与市级试点村沈八村的新农村建设,投资1057万元,硬化道路、建饮水工程,使全村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又投资170万元建设五保户集中供养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休闲健身广场,使全村百姓在医疗、购物、休闲和各项收费服务上足不出村即可得到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树形象。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我市城市拆迁工作量大面广,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有拆迁任务的项目党组织始终把处理好民生问题摆在首位,真情关心、真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既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哈尔滨西客站建设项目是铁道部和黑龙江省共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能否按时完成征地拆迁是确保项目实施和地区开发的前提和关键。西客站地区征地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受个别人蛊惑,王岗镇红星村部分村民抢建棚室、漫天要价、到省委、省政府聚众闹访。哈西新区党支部动员全办党员干部组成突击队,深入一线抢在前,思想动员干在前,突击队员兵分五路深入到村屯,做村民的思想动员工作,仅一晚时间就走访村民73户,工作到凌晨也没有任何抱怨,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是我市“南拓”战略的首要任务。按照新城建设总体规划,仅年初平房区就有3个街道、2个乡镇共7000余户居民涉及拆迁改造。为加大工作力度,指挥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逐门逐户进行走访,耐心细致地做动员和说服工作,并积极主动地帮助困难群众寻找租赁房源,确保了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针对入户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的一些农民家庭生活贫困的实际,党支部组织党员自发捐款,为6户贫困户,送去价值1000多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他们还利用党群温馨小组工作网络,建立了党员拆迁改造包保责任网络,按照地域建立了312个党员包保工作组,349名党员与6348户被拆迁居民建立了包保责任,在配合区里工作、带领居民搬迁,化解居民矛盾纠纷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宾社区15栋党群温馨组长关淑芝是动迁户,她主动表示:“我是党员包保小组组长,一定会带头搬家”。当得知棚改办需要在现场设置办公室时,她主动腾出自己家的房子让棚改办做现场办公室,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平房镇韩家店村民唐庆文的妻子和孩子都有残疾,家庭生活极其困难,面对拆迁,没有钱租房,搬家也存在很大困难,负责包保他家的党员幺会明有一处房屋不在拆迁范围内,幺会明主动将这套房子腾出来,让唐庆文一家免费居住,及时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