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创先争优活动新局面
林口县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五个贯穿始终”,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努力开创创先争优活动的新局面。
1、把能力提高贯穿始终。县委在狠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能力,不断创新党组织党员学习提高的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批组织乡镇党政领导、县直单位部门科级干部和优秀村干部500余人次到湖南、江西、大连、丹东、烟台、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开拓视野;开设“星期六大讲堂”,举办讲座41期;聘请省委党校、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对科级及后备干部进行系统培训700余人次;选送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挂职锻炼,全程参与县域大项目建设;派出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绥芬河和东宁市招商局、发改局、商务局、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挂职锻炼,储备、培育人才。
2、把分类推进贯穿始终。建立多层次、分领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机构,设计各领域活动主题和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分类指导。在农村党组织深入开展“建、争、带”(“建”:建立党员服务区;“争”:争当促进农村发展、引领农民致富、关心农民疾苦、维护农民利益、繁荣农村文化、倡导文明新风、推进民主管理、保障农民利益的先锋;“带”:党员带头执行“两委”决定、带头学用科学技术、带头树立文明新风、带头帮扶贫困农户、带头遵守村规民约)活动,通过设立311个“党员服务区”,引领农民党员致富带富;在企业党组织深入开展“亮、争、促”(“亮”:亮出党员身份;“争”:争当岗位能手;“促”:促进企业效益提高)活动,以“我为企业献良策”、“急难险重有党员”等载体,激发党员在工作中带头争创佳绩、带头奋勇争先,共为企业节约资金近130万元;在社区党组织深入开展“联、扶、创”(“联”:普遍联系群众;“扶”:扶持创业行为;“创”:创建和谐社区)活动,创办党员服务中心1个,党员服务站6个,建立了由180名党员和120名居民参加的志愿者队伍6支,党员防汛抢险队6支。
3、把典型带动贯穿始终。把培育典型、挖掘亮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动力,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出台了《林口县党建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分行业对先进典型的选树做出具体规划,由联系点领导亲自督办落实。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牵动,精心培育了《绿色银行》、《爱心超市》、《小蘑菇撑起致富伞》等92个党建品牌,其中,市级党建品牌3个。组织开展向林业局党委、奎山乡吉庆村党总支书记孙克吉等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学习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4、把公开承诺贯穿始终。采取群众推荐、党员自荐、支部评议、组织考核的方式,为农村176个党员模范农户挂上了“共产党员家庭户”标志牌,为36个党员经营业户及党员柜台挂上了“共产党员经营户”标志牌,5000余名机关事业及窗口单位在职党员亮牌上岗。农村、社区无职党员按照“支部设岗、党员选岗、共同定责、公示明岗、挂牌上岗、模范带动”的原则选岗定责,依岗承诺,连同照片、联系电话等内容一并公示上墙,增强服务群众的实效性。目前,全县2300余名党员作出承诺5680余项,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19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4%。
5、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通过定期召开各层面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实地开展调研等方式,及时摸清找准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整改销号台账,合理分项,编号登记,一个问题一个帐号,并明确问题来源、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目前,已建立台账47个,整改销号9个。县委加大督办落实和行政问责工作力度,建立《重点指标跟踪监测》、《重点项目推进动态》、《部门每周工作动态》等督办平台,强化日常督查和重点督办,形成协调、检查、督促、反馈“一条龙”的工作落实机制。同时,将创先争优活动纳入绩效考评范畴,与年终奖励、干部提拔使用和先优评选挂钩,激发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