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7日讯 记者从哈尔滨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了解到,年初至今,有关家具消费中产生的咨询、申(投)诉电话数量激增,同比增长近三成。问题主要集中在,家具散发有害气体、商家不按时送货、不履行约定进行保修等。
今年7月,消费者张女士在哈市某家具城花6500元购买了一套卧室家具。购买时,销售人员再三强调这套家具所使用的板材都是“环保材料”,不会对房间造成污染。可是当她把家具买回家后发现,家具里散发出的油漆味特别重。找到经销商进行交涉,得到的答复是,“新家具肯定会有一些味道,过一段时间就没了。”一个月过去了,张女士发现家具气味仍未消失。要求退货遭拒后,张女士找到监测部门,结果检测显示该家具甲醛超标达4倍。投诉到12315后,经协调,经销商退给张女士现金1500元。
“前来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200多个家庭中,八成家庭家具甲醛超标,最高的超标8倍。”黑龙江室康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前10个月的数据显示,板式家具70%超标,实木家具30%超标。原因是板式家具要经过压膜、贴皮等制作工艺,存在甲醛、苯等污染源,实木家具则是板材和喷漆原因。据介绍,消费者要检测家具甲醛含量,检测费需500元左右,而且检测是破坏性的,消费者需承担所有风险。为此很多消费者往往放弃检测。
一些厂商为了牟取更高暴利,偷梁换柱,把国产家具当进口家具卖,甚至有的在展厅摆放的是进口家具,送到消费者家里的却是国产货。
12315负责人辛栋表示,目前哈市家具市场依旧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名牌家具价格较高,商家所提供的检测证书和售后服务较完善,而一些中低端产品的价格较低,普遍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甲醛及重金属超标、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家具市场存在监控盲区,是家具投诉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家具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规则不健全,以致手工式作坊遍地皆是,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却不多;另一方面,对家具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也相对薄弱,导致企业缺少必要的管束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