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深入推进农村创先争优活动
在推进农村创先争优活动中,海林市委紧扣“追赶跨越,领跑争先,振兴崛起”战略,紧贴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村党员需求,坚持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运行,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有效开展。
一、强化领导,深入一线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市委对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市级领导每月15日、30日定期深入镇、村指导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以主管农村工作副市长为组长的农村指导检查组,采取经常性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跟踪问效,推进落实;组织开展深入镇、村建设一线、深入信访矛盾一线等“七个深入一线”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创先争优。全市党员干部共深入镇、村指导检查300余人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185个。深入开展“双百共建工程”,组织128个市直单位与112个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由共建单位主管领导兼任市直共建村党组织副书记,指导共建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二、完善机制,严格考评创先争优活动成效。一是实行村党组织分类管理,推动党组织创先争优。根据工作实绩和民主测评考核结果,将全市112个村党组织分为34个一类村党组织、62个二类村党组织和16个三类村党组织。一类村党组织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打造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村;二类村党组织重点规范,促进提档升级,尽快跨入先进村行列,村书记绩效补贴下调10%;三类村党组织集中力量抓整治、强帮扶、促提升,逐步向一、二类村转化,村书记绩效补贴下调20%。年初至今,已有6个二类村党组织跨入一类村行列,5个三类村党组织转化为二类村。二是严格村级绩效考评,推动村干部创先争优。完善了半年试用期考评、年度绩效考评、三年任期目标考评“三位一体”的绩效考评体系,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对有特殊贡献的村干部实行专项奖励,激励村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来。目前,全市有9名党组织书记提拔、上挂市、镇任职;评选产生10名“富民书记”,并对村集体稳定性收入达到50万和100万的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分别奖励1万元和3万元。三是实行百分制考评,引导农民党员创先争优。从新农村建设表率作用、学习提高、组织生活、遵纪守法、群众反映5方面对党员进行百分考评,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选先优的重要依据,激励农村党员创先争优、发挥作用。
三、突出特色,将创先争优与“三个建设”相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农民致富明星”和“务工标兵”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市直涉农部门的技术优势、镇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协会和党员的联系优势,创建发展“产业致富链”155条、“共富致富链”2600多条。二是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打造“村干部动力助推器”、“跨村兼职”和“四权工作法”等党建品牌,抓好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村干部激励管理、农村党员发挥作用“三个支点”,推进“八星级”活动场所建设和“十星级”远程教育评比,目前,全市共有4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实行“跨村兼职”,评选出县级党建品牌27个,9月底,完成38个村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实现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三是与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编印《提升素质、科学发展》党员干部学习读本,编发《基层组织情况通报》。把每月15日确定为农村“党员活动日”,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开展学科技知识、唱革命红歌、议为民实事等活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活动,通过党委书记讲党课、共建单位送党课、富民书记巡讲、外出考察、网络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