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老工伤”纳入保险基金管理 哈尔滨市1.2万人受益
2010-12-01 10:38:1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白云 张宏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讯 在市第二医院院内的工伤康复中心里,第一批入住的工伤人员闫冬冬非常有名。这是因为在首批100余名工伤康复人员、10余名重症患者的队伍中,闫冬冬的进步最为“神速”———从毫无知觉的“植物人”到能够抬手写字,他的进步给所有的康复人员和家属打了一针“强心剂”。闫冬冬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工伤保险为他提供了大部分治疗费用。从今天开始,我市1.2万“老工伤”人员被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待遇得到有力保障。

  不离不弃父母弟弟赴哈看护

  2009年8月13日,来自湖南农村的闫冬冬在哈市一新建小区建筑工地做外墙防水时,不慎从5楼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从此陷入昏迷。闫冬冬的父母和弟弟闻讯后立即从湖南老家起程,前来照顾这个家里的“顶梁柱”。

  闫冬冬的母亲告诉记者,在湖南老家,闫家一直以务农为生。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冬冬很早就辍学外出打工。为了让两个双胞胎弟弟能够坐在教室里,他在外打工挣钱从来不敢乱花,大部分都寄回家里供两个弟弟读书。没有了哥哥的资助,贫困的家庭再难支撑两个孩子的学业,双胞胎中的一个主动辍学了,一家人靠着低保金和亲友的接济坚持着。

  免费治疗重新带来一线生机

  由于病情不稳,术后陷入昏迷的闫冬冬一直与死神进行搏斗,辗转多家医院。闫冬冬的母亲告诉记者,儿子所在的建筑公司还算“讲究”,医药费还算有一定的着落。但坚持了大半年,家里的积蓄消耗殆尽,而孩子的身体却没见大的起色。

  直到今年4月中旬,缴纳了工伤保险的建筑公司向劳动部门申请为他进行工伤治疗。4月19日,经劳动部门的协调,闫冬冬转入与劳动部门筹建康复中心的市二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由医院先行垫付医疗费用,这为他省下每月1万多元的治疗费用。转院前,闫冬冬的父亲多次到医院踏看,看医疗设备、抢救仪器、住院环境等多项“指标”。

  现在,家人陪着闫冬冬在新建成的工伤康复中心进行训练———抬腿、抬手、摸鼻子、伸舌头……尽管每天都在重复着简单动作的重复,但闫冬冬的家人相信,离他完全苏醒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从今天起“老工伤”纳入保险

  劳动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6月末,我市参加工伤保险单位有1.2万户,参加工伤保险职工104万人。每年,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伤职工约3000人,需工伤康复的约1000人。除此之外,我市还有1.2万需要康复治疗的“老工伤”人员。

  闫冬冬是冰城百万参保工伤保险职工的一员。他们是我们这座城市最基层的建设者,每一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都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工伤事故也许无法完全避免,但我们不能让基层劳动者流血流汗再流泪……

  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今年我市将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有10个县(市)工伤职工将纳入全市统一管理。另外,从今年12月1日起,我市1.2万“老工伤”人员被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管理,“老工伤”、旧伤复发工伤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将得到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