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精神科医生短缺 医患比例失衡
2010-12-01 10:46: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智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讯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哈尔滨市各类精神类疾病患者超过23万人。记者了解到,虽然精神疾病患者逐年增加,但是精神科医生人数却一直未变,造成医患比例失衡。

  A

  精神病院一床难求

  11月22日,记者来到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在门口遇到了陪着父亲来看病的市民王女士。“以前只知道知名综合性大医院病床紧张住院难。没想到,到这里住院也不容易。”她告诉记者,她父亲今年57岁,刚才在医院里查出患有抑郁症。她本想让父亲住院治疗,没想到,医生告诉她,现在住院病人很多,都在排队。如果想住院,还要等几天。“以前,很多病号都要住在走廊里。”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母亲患了精神障碍到医院求医,医生诊断需要住院治疗,可当时病房内都住满了人,医生只好在走廊的尽头给安排了一张床。

  据了解,随着近几年哈市精神疾病患者的增多,该院原有的医疗资源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就诊和住院需求。一些病区里已经人满为患,有的患者只能住到临时设置的病区里。

  B

  每位医生同时照顾15名患者

  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的綦若轩主任介绍,据该院7月统计,目前有床位880张,使用率达100%,有医生58人,有14个病区,每个病区大小不同,而平均下来每个病区的临床医生只有4人。也就是说,在该院平均每个医生同时要照看15个病人。而在病人多的大病区,有时医生一个人就要照管十七八个病生都需要每天与其一对一的聊天,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假设与每位患者聊20分钟天的话,就需要5个小时。

  “患者每年都在增加,但医生却恒定不变。”哈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介绍,2009年该院住院量为5762人次,比2008年增加近1000人次,而仅今年上半年该院住院人数就为3500人。同时,2005年至今,5年内该院平均日门诊量从50余人增至500余人,扩大了10倍,但精神科医生却没增加。他告诉记者,就拿该院第一疗科来说,过去一天只有30个病人,而现在每天需要要看到80个病人。大量增多的病人,也就需要更多的医生为他们服务。“但是,精神科医生缺口很大,像我们这样的三甲医院,尽管有50余位精神科医生,但实际需要量是这个的至少一倍。”

  他介绍,因为岗位特殊,精神科医生对待病人的治疗,无法像其他科室一样能在病人身上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会使一些精神科学生认为没有成就感,于是毕业后另谋出路。另外,编制缺少是精神科医生不足的原因之一。

  C

  不少精神科医生转行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万人拥有的精神科医护人员只有2.1名,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12.63名。我国儿童、老年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严重不足,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则更加缺乏。其中,还有很多精神科医生半路转行。

  13年前,赵明(化名)考上了一所高校的精神病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生。干了5年的医生,他的疲倦感也越来越强烈,最终,他选择了离开这个行业。目前他已经在一家企业上班了。而他发现,当时他们班共有24名同学,现在,仍然做精神科医生的只有7人,有的“下海”进入了医药企业,有的转成了内科或者儿科的医生,有的同学干脆改行不做医生了。为什么他对精神科工作从热爱变成了放弃?“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病人痊愈,但我每天面对的都是精神疾病患者,他们短期之内又无法痊愈,一个个病人看下来,我对工作的积极性也慢慢下降,后来就感到非常疲倦。”他说,精神科医生对病人多是心理治疗,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深入病人内心世界,感情投入多。长期下来,精神科医生容易出现“职业枯竭”,对职业产生厌倦。此外,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无法像其他科室一样能在病人身上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导致精神科医生没有职业成就感。

  D

  精神卫生专业毕业生八成外省就业

  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在欧美国家,每1000人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而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精神科和心理医生加在一起,还不到2万人。具体到我省,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市乃至我省的精神科医生都十分稀缺。

  记者采访了齐齐哈尔医学院相关负责人,据介绍,“目前该院精神卫生专业每年毕业生大约100人,就业率达100%,其中八成以上还没毕业就被南方的医院‘订’走,最后能留在本省的很少。”精神科医生稀缺一直是很多精神病专科医院面临的问题,在我省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待遇低、条件差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另外他讲,一方面社会压力大导致的精神类疾病患者正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却在流失。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