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雪盖住的地埋式垃圾桶
东北网12月23日讯 今年夏天,哈尔滨市环卫部门在南岗区和道里区安装了200余个地埋式垃圾桶,近日,记者走访了安装地埋式垃圾桶的社区,并就使用情况采访了附近居民。记者了解到,每个花费千元以上的地埋式垃圾桶在冬天都埋藏到雪下,成了无人使用的“雪埋”式垃圾桶。
桶口太小
扔垃圾费劲
记者在哈市中和街96号院内看到,一个绿色垃圾桶盖的地埋式垃圾桶在雪下若隐若现,记者使劲踩踏板,垃圾桶口才能张开一点,不足以放入一个日常装满垃圾的垃圾袋。正在院内锻炼身体的居民张大娘告诉记者,院里的这个“地下垃圾桶”中看不中用,桶口小不好扔,装几个垃圾袋就满了,现在大家不怎么用了。
记者来到道里区安心街24号安心家园的大院,在大门口一侧的花池边上看见一个被积雪掩埋起来的地埋式垃圾桶。小区居民告诉记者,下雪后,这个垃圾桶被盖住,来回扔倒垃圾都不方便,现在也不用了。
21日上午记者来到安化街41号的806小区院内,记者在堆了几个垃圾袋的旁边看到了被积雪掩盖的垃圾桶。在附近老年活动室刘大爷的帮助下,眼前被积雪掩埋的垃圾桶才现出原来的模样。他告诉记者,这些垃圾桶是今年夏天安装的,那时气温高,由于桶口小、清理有时不及时,垃圾桶就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时间长了甚至还有蛆爬出来,附近的居民都受不了。冬天时,由于这个垃圾桶的下面是个大箱子,天冷被冻住,垃圾桶装满后,很难把箱子拎出来,有时甚至需要动用滑轮才能把箱子从地下拉出来,扔倒都不方便,用的也不多了。
垃圾桶易损坏
难开启
记者在中和街104号院内看到,院内一个的地埋式垃圾桶上已被雪块和冰块覆盖,另有一个地埋式垃圾桶的橡皮内筒和绿色上盖被扔到一个角落里,在院内两侧分别放有一个标有“奋斗保洁垃圾桶”的一米多高带有轮子的移动垃圾桶。一位院内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地下垃圾桶已经坏了,现在院里的居民都把垃圾扔到这个地面上的大垃圾桶里。
在尚志大街上的霁虹小区内,记者看到3个并排的垃圾桶埋在路旁,垃圾桶的周围还有一些菜汤的痕迹和纸屑,在垃圾桶的桶口还有积雪。记者试着用脚踩踏板,可发现在3个垃圾桶中只有一个垃圾桶的踏板好使,其他两个都被积雪深埋了起来,看不到踏板的摸样。“在这些半张开的垃圾桶的旁边经常放着垃圾,我们想扔也扔不进去,只能等着收拾的人来,这个垃圾桶没用了。”小区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除垃圾桶容量小、易损坏外,因为踏板不防滑,一些行动不便老年人冬季扔垃圾也会有些吃力。记者注意到每个地埋式垃圾桶都需要通过铁质的踏板打开,雪落在铁质踏板上会让踏板变得特别滑。记者采访时遇到一位大娘,她给记者示范向地埋式垃圾桶里扔垃圾,她小心翼翼踩住脚踏板,稳当后俯身扔掉垃圾。“这脚踏板也不防滑,还得使劲踩,有的踏板结冰了,很容易滑倒!我一般可不用。”大娘说。居民普遍反映,地埋式垃圾桶外观的确不错,但在以上这些细节上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改进,才适合在哈尔滨市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地埋式不中用
推广难
哈尔滨市南岗区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岗区从去年开始在中和街试用地埋式垃圾桶,因居民都把垃圾桶当垃圾转运站使用及居民在冬季的一系列不好反映,试用效果不好,今年全部的居民庭院内改用了带轮子的可移动垃圾桶。
哈尔滨市城管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地埋式垃圾桶有很多优点,它既美观、节省空间,又能杜绝垃圾飘散和二次污染,这已得到很多市民的普遍认同,但哈尔滨市冬天雪大、气温低,对踩踏式的地埋式垃圾桶是个考验,很多居民踩了半天也打不开桶盖,就把垃圾扔在地上;直接把带水份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也会造成垃圾冻在垃圾桶里,不能顺利倒出。此外,哈尔滨市投入的120L的地埋式垃圾桶容量偏小,而容量太大的又不好从地下抬出,都是目前发现的问题。地埋式垃圾桶在哈市尚处试点阶段,仅在道里和南岗两区有投放,要经过今冬的实践后,才会考虑在其他城区继续推广。从目前的使用情况看,推广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