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8日讯 近日,哈尔滨市道外区哈一机社区的部分居民向本报反映,天气寒冷,屋内温度不达标,无奈热宝、电暖气、“土炕”齐上阵。
27日上午记者来到哈一机社区一工区113栋的吴先生家,今年80多岁的吴先生退休之后和老伴居住在此。记者看到,两位老人穿着棉鞋、棉裤,大棉袄外面还套个棉坎肩。屋内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吴先生说,根本不敢把窗帘拉开,不然更冷。记者摸了下吴先生家的暖气,稍微有点热度。吴先生的家中的温度表显示,靠近阳面的屋子温度只有13℃,而北面朝向的屋子温度只有9℃。
记者在北面的屋子里看到三根碗口粗的铁管子,吴先生说,那是自制的“土炕”,由于煤炭太贵,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烧。吴先生家的沙发上放着两个电热坐垫,上面还摆着两个热宝,吴先生说,实在冷得不行的时候,他就和老伴坐在电热垫上抱着暖宝。说话间,正赶上吴先生的老伴在厨房做饭,记者在厨房看到温度表上显示的温度不到10℃。
吴先生说,这栋楼房修建于1984年,供暖情况一直不太好。前几年,物业公司的供暖工人来改装过暖气管道,把管道改粗了些。改装之后,供暖效果比先前要好一些,但是还是不能达到标准。“近几年冬天一直将就着,但今年冬天实在太冷了,我们去物业找了好几次,每次物业都说要研究研究,但供热情况一直没有改善。”吴先生无奈地说。
和吴先生家有相同情况的还有几户人家,住在吴先生家楼下的居民说,他家基本都靠烧炉子取暖,暖气如同虚设。记者采访了解到,反映暖气不达标的住户大部分都是本栋楼的低层住户,家里最高温度13-15℃,最低温度只有7-9℃。
哈一机供暖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处锅炉房每天供暖三次,分别是2时到8时、10时到14时、16时到22时。该楼住户暖气不热,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楼处于供暖的最末端处,暖气水行至此处供暖效果肯定会差一些;另外一方面可能有楼上住户私自改动了供暖设备,而户主不是不让入户就是不在家,物业无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