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2011-04-05 15:52:11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全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龙江省情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黑龙江省“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未来五年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龙江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本网近期将针对《纲要》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作以解读。


剪修工人在剪修树木。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东北网4月5日讯(记者 顾硕)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余地和空间很大,要进一步完善布局和形态,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15年,全省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

  关键词: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优化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集约发展、均衡布局。

  ——构建哈尔滨大都市圈。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中心,构建哈尔滨大都市圈。建设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中心的快速交通网络,打造1小时都市经济圈。以北安、尚志、方正、安达为重点,推进节点城镇发展,加强哈尔滨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内核心城市联系,增强哈尔滨大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

  ——打造哈大齐牡城市带。以哈尔滨为龙头,齐齐哈尔和牡丹江为两翼,以绥满高速公路、铁路为中心轴,形成带中隆起、侧翼联动、功能完善、国际知名的哈大齐牡城市带。其他城市要主动承接大中城市辐射,积极开展产业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东部城市群。以牡丹江和佳木斯为两极,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为支撑,构建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东部城市群。推进产业互补和错位发展,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 

  关键词:建设特色小城镇

  科学界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加快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小城镇体系。以百镇试点为带动,以农垦、森工城镇为突破,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建设和发展一批有条件的城关镇、重点乡镇和特色小镇,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体系。

  ——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社会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集镇集聚,为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改善小城镇的投资、就业和居住环境。关键词: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消除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体制障碍,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建立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协调互动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改革。

  ——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基础上,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

  ——切实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改善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权益保护。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


 农场别墅区。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关键词:创建“三优”文明城市

  ——创建优美环境。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重点抓好城市的硬化、绿化、净化、美化,营造碧水蓝天、青山绿地的宜居城市环境。

  ——创建优良秩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合理布局市场网点,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规范交通秩序。整合城市信息资源,推行数字化管理。

城管人员在清理乱贴小广告。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