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15日讯 鹤岗市大气魄、大手笔推进产业项目建设。4月12日,首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53.5亿元外资同时着陆,27个重点产业项目同天落地。随着“集结号”的吹响,该市今年将陆续新上125个大项目,总投资达285亿元。
鹤岗市注重抓大项目谋大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起跳点,坚持招商理念超前性,高水平实施规划设计;坚持项目建设签约、开工、建成、投产、达产、达效、增资链条紧绷,环环相扣,并通过开展“冬季比备战、春季比开工、夏季比推进、秋季比成果”的产业项目“四比”竞赛,实现了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大批量建成。
据悉,这些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个,涵盖煤电化、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拉动作用明显,全部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以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工为依托,鹤岗产业结构战略升级步伐加快,城市创新转型加速推进。
建设国际新能源材料基地。依托丰富的石墨资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投资5亿元在鹤岗建设石墨深加工生产线。三年后锂离子电池投放市场,年可实现利税2亿元。在此基础上,这家企业还将投资15亿元,在鹤岗打造世界级石墨深加工基地。投资1.2亿元的萝北南海石墨年产万吨球形石墨项目12日同时开工。以这两个石墨精深加工项目落地为标志,作为亚洲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石墨矿,鹤岗石墨从卖原料到卖高端产品,从打造中国石墨城到建设国际新能源材料基地,标志着石墨产业全面实现战略升级。
建设龙江东部煤电化工业基地。鹤岗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特别是煤炭精深加工,加快煤炭资源的深度转化利用,延伸煤炭经济产业链,重点实施煤转电、煤转油、煤转肥、煤转焦,使煤炭产业链拉长、变粗。征楠煤焦油、奥德燃气、天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一批项目建成后,鹤岗市年产原煤能力将超过2200万吨,洗煤能力达到2600万吨,煤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40万千瓦,煤焦化能力达到430万吨,煤制化肥能力合成氨达到90万吨、尿素达到156万吨,煤矸石制砖达到7亿块。目前一大批煤化工项目陆续在建,苯、酚、萘、二甲醚、沥青等一系列煤化工下游产品的生产,填补了鹤岗工业产品的空白。
建设三江平原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近年鹤岗依托水稻、玉米、大豆、生猪、牛奶五大特色资源,以深加工为重点,以吃干榨净为主攻方向,在加工生产优质大米的同时,稻壳发电,稻壳加工硅,米糠变成油,油又变成药,碎米变成乳酸,油脚又变成了柴油,实现一业多兴,不但卖大米,还卖电、卖油、卖药、卖硅、卖乳酸,主辅换位,效益提高了26倍。该市稻壳发电装机容量为2.25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稻米加工企业135家,年稻谷加工能力已达到500万吨,其精深加工能力全国领先。为把玉米棒变废为宝,亚洲单产最大的经纬万吨木糖生产基地今年已在鹤岗开工建设,可拉动农民直接增收4000万元。
由偏重抓项目数量向质量与数量并重转变,由单纯抓项目向抓产业转变,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煤与非煤比翼齐飞。纷至沓来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已成为鹤岗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坚实骨架”和“强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