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6月8日讯 (记者 李倩)6月8日上午,黑龙江省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10年年底,黑龙江省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发放3.67亿元,惠及1.3万名城乡妇女创业就业。2011年,黑龙江省各市(地)、县(市、区)积极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截至5月底,全省新增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8亿元,扶持城乡妇女4800余名。
1.78万名妇女获得5.47亿贷款
为扶持更多的女性创业,2009年8月,国家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即财金72号文件。黑龙江省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黑财际金[2009]65号和黑财际金[2010]40号文件。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各级妇联组织与财政、人社、金融等部门抢抓机遇、积极进取,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加强协同配合、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运作程序,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指导和服务,统筹协调推进,使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呈现出良好态势。
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0年年底,黑龙江省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发放3.67亿元,惠及1.3万名城乡妇女创业就业。2011年,各市(地)、县(市、区)正在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实。截至5月底,黑龙江省新增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8亿元,扶持4800余名城乡妇女发展棚室蔬菜、规模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开办商服业等。
多部门联合开展“六兴家”活动提高妇女贷款创业成功率
据了解,2010年初,黑龙江省妇联紧紧围绕全省建设现代农业、畜牧、食品工业大省等中心工作,联合省农委、畜牧局、供销社、扶贫办和农科院等部门,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以“科技、畜牧、合作、巧手、绿色、劳务”为内容的“六兴家”活动。两年来,各级妇联突出推介本地主导产业和妇女优势产业,积极帮助“六兴家”农村妇女贷款,如,齐齐哈尔扶持奶牛养殖,哈尔滨、大兴安岭妇联扶持绿色种植,绥化市扶持绥棱草柳编、兰西亚麻编等等,提高了妇女贷款创业的成功率,实现贷款效益倍增效应。一大批农村妇女有了贷款支持,积极参与种植、养殖、手工编织、家庭服务、巧嫂旅馆、生态旅游等,在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活跃农村经济中发挥出了主力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共落实妇女专项担保金10029万元,为14105名妇女办理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07亿元,扶持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各业。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在我省已明显发挥出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作用。
2011年力争实现10个亿 坚决杜绝人情贷款
据悉,2011年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确定了保证6个亿、力争实现10个亿的任务目标。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建辉在会上讲话时说,要明确担保机构,创新担保方式,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规范贷款手续,加强贷款管理,严把审查审批关,坚决杜绝发放人情贷款、间接贷款等违规放贷现象,确保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妇联组织要坚持从源头抓起,扎实做好贷前调查摸底和推荐工作。
他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对这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进展缓慢,甚至有的县到现在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二是担保基金还不足,筹措渠道比较狭窄。各地普遍反映因政府担保基金量少,缺乏持续有效投入,成为影响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最大问题;三是担保方式还比较僵化,导致贷款门槛高;四是对贷款妇女的培训指导比较滞后,尚需在用好贷款上下功夫;五是奖励机制没有较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