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0日讯 新晚报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你家装我帮忙”惠民活动以来,市民对“隆盛家园”、“好饰家”的投诉不断。昨天,与“隆盛家园”、“好饰家”签约的消费者共同指认:“隆盛家园”的宋经理与“好饰家”的宋经理为同一人。
市民刘先生去年5月与“隆盛家园”签订一份小包合同,同年5月17日开工,刘先生交付了7500元首付款,开工仅4天工程突然停了,而“隆盛家园”至今未退还刘先生的装修款。刘先生多次找到“隆盛家园”宋经理协商,但一直未果。
市民唐女士于去年6月将自家33平方米的住房小包给“隆盛家园”装修。完工后发现橱柜门板有豁口,客厅一侧墙体返潮。2010年12月末,厨房整个墙面的瓷砖外鼓开裂,唐女士多次联系“隆盛家园”宋经理协商,至今未果。
据市民孙女士介绍,2010年她与“隆盛家园”签订了大包装修合同,当年7月5日交了2万余元首付款后开工,水、电完工后,“隆盛家园”要求她再补交7837元水、电改造费,她不同意。经协商,“隆盛家园”同意她再交3000元水、电费完事。7月末,“隆盛家园”却坚持让孙女士补齐剩余的水、电费用,孙女士无奈提出终止合同。但她去协商时,却发现同地点的“隆盛家园”已被“好饰家”取代,但“好饰家”的员工却是“隆盛家园”的原班人马。
今年5月5日,张先生家将自家装修工程小包给“好饰家”。水电工程完工后,市装饰协会家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雁生现场检验发现,水电管线明显不合理。之后,张先生多次找“好饰家”的宋经理协商,但一直没有结果。
昨日,分别与“隆盛家园”、“好饰家”签订装修合同的这几名消费者来到本报。刘先生、唐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与他们签合同的是“隆盛家园”宋经理,而张先生描述的“好饰家”宋经理与“隆盛家园”的宋经理的外貌非常相似。在记者展示的采访“好饰家”宋经理的影像中,刘先生和唐女士不约而同地指出:“这个人就是“隆盛家园”的宋经理!”
据市装饰协会家装专业委员会相关人员介绍:几年前,因不诚信经营而随意变身的家装公司比较常见,这些公司多在收取部分消费者预付款、投诉日益增多后“卷钱”消失,不久待“风头”过后变换“门脸”再重操旧业,以另一个“身份”出现。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家装市场的逐渐规范,这种“换壳”经营的现象已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个别经营者将“卷钱”的方式转移到设置低价合同陷阱中。